195.給員工提供合適的工作舞台
任何一個店鋪的不斷發展成長都依賴於其內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斷進步。員工的每一點進步都會推動店鋪的發展。因此,經營者隻有為員工提供良好的成長平台,提升員工價值,才能創造雙贏成長。
正如海爾集團所說的那樣,“小河有水,大河滿”。企業和員工雙贏,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價值所在。要想讓員工更有效的成長,給予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鼓勵員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實現預期目標。
員工成長將是企業未來生存的基礎,在企業發展的同時,要使員工各方麵也獲得發展。經營者就要為他們設計出一條成長的道路,幫助他們成長,以實現他們的使命和目標。同時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讓員工從起步到成長,進一步成才,直至成功,既實現員工個人的理想,又為企業未來生存添磚加瓦,為企業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阿裏巴巴公司尤其重視員工的成長。公司對新進的員工都給予他們三樣東西,一是良好的工作環境,即人際關係;二是豐富的薪酬,今天是工資,明天是資金,後天是每個人手中的股票;三是個人成長。第三點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幫助新員工快速成長,盡快地融入阿裏巴巴這個團隊,阿裏巴巴在員工培訓、幹部培訓上麵投入是很大。阿裏巴巴成立了“阿裏學院”,由阿裏巴巴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國亨利商學院聯合組成。“阿裏學院”的主要目的也是培訓員工、培訓客戶:一是培訓客戶,強化他們的電子商務知識,包括做出口貿易的政策法規的培訓;二是培養阿裏巴巴內部員工,提升其業務能力。
阿裏巴巴認為,與其把錢放在銀行,不如把錢放在員工身上。一個公司要成長,主要取決於兩樣東西的成長:一是員工的成長;一是客戶的成長。阿裏巴巴還實行輪崗製度。業務經理定期在全國城市之間大調動。讓他們調換眼光,這是培育擁抱變化能力的措施之一。
正是因為阿裏巴巴為員工提供合適的發展舞台,很多人在這裏獲得了新知,得到快速成長,才有了阿裏巴巴今天在網絡營銷的重要地位。關注員工的持續成長,幫員工實現個人價值,是阿裏巴巴培養和留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長久地留住人才,企業就必須為員工製定個人發展規劃,提供機會幫助他們不斷成長。 尤其是對那些具有上進心的優秀的員工,更應為他們爭取晉升機會,不斷向上攀升,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196.並非“忙人”就是最好的員工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對懶惰的看法都是持貶義的,說起“懶惰”二字就深惡痛絕。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懶”既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創新的動力。美國作家凱利的文章《懶惰的智慧》一文中認為懶惰是一種智慧,是能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精神意識。正是懶惰激勵了發明,促進了人類進步。懶惰的成果是多快好省幹工作,促進社會進步。
猶太人漢弗特就是推崇這種“懶惰”哲學的人。
猶太人漢弗特在加拿大渥太華開設了一家豪華賓館,處事甚為“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幹的事,他絕不親躬。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悠閑自在。年終時,他讓賓館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漢弗特叫人把10名“懶惰”的員工叫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一進門,漢弗特就說道:“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他們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漢弗特招呼他們坐下後,笑著慢慢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的‘懶’突出表現在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習慣於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幹淨,一次就把工作幹完,討厭多走半步路,討厭做第二次。因而在別人眼裏你們整天閑著,在偷懶。但依我看,最優秀的員工全無例外的都是‘懶漢’,因為他們‘懶’得連一個多餘的動作都不想去做。而勤快員工的‘勤’,大多表現在他們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來多少趟,花多少時間,這樣能有效率嗎?”
漢弗特的這番話,蘊涵著哲理。人正是懶得推磨,才發明了風車;懶得走路,才發明了汽車;善於思考的“懶漢”,身上常常閃爍著智慧和創造的火花。
西方有句名言說:“從人們思想中挖出來的金礦,超過從地下開采出來的黃金。”
當然“懶惰”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懶惰,並非一種不負責任,不求上進,鬆懈管理,而是尋求一種高效的途徑。它是指勤於動腦想主意,懶於動手出力氣;不滿足於現狀,不因循守舊,不懈進取,不斷創新;“智博”而非“拚搏”;“懶惰”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問題意識。它是節省時間的一種表現,並將這種表現轉化為發明、創造,其發明創造是懶惰者智慧的結晶。
197.讓晨會來提升店鋪業績
有人說:自我經營關鍵在於晨會經營;又有人說:單位經營關鍵在於晨會經營.我們說晨會經營其實就是財富經營。晨會”是店鋪營運的靈魂,無疑晨會具有不可估量的功效,也是做好門店每日工作的第一槍。
可口可樂中國總部及下屬每個分公司每天都必須開晨會。晨會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所有的銷售人員站起來振臂高呼口號,聲音不響亮的話重新再來,直到發出最強有力的聲音為止,目的就是呼出一晚上的黴氣,換來一整天的士氣。
台灣某公司實行特殊的“早鍛煉”。該公司規定:每天早上員工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在辦公室的過道上集合,並安排每人講一個笑話,規定講者要夠大聲,表情夠豐富,聽者要放聲大笑。在公司的每個工作日都必須參加晨會,晨會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其銷售中心內進行業務交流的最佳時間和機會。它是一個綜合性的交流場所,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及趣味性等特質,當然它還必須有良好的氣氛,使每個業務人員都在不自覺中參與進來。也可以說,一個企業教育訓練水平的高低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晨會的經營,成功的晨會是業務開展的要務之一,是團隊建設的第一步,是企業一切活動的源泉。
晨會是現代企業管理體製中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一種管理方式和手段,它已深深融入到很多公司的管理體係中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並形成各具特色的“晨會文化”。一般來講,是指利用上班前的5到10分鍾時間,全體員工聚集在一起進行互相問候、交流信息、工作指導與總結、培訓學習和安排工作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方式有利於團隊的精神建設;能產生良好的精神麵貌、培養員工文明禮貌及提高自身水平與工作布置的效率,同時養成遵守規定的好習慣。
晨會的主要特點是:時間較短,形式多樣,內容廣泛,氣氛活躍。晨會的主持者可以是中高層的管理人也可以是普通的一線員工。
晨會的開場通常簡潔明白,以飽滿的精神向店員問好。一個善於控製局麵的管理者,是善於利用自己的聲音和語氣來感染店員的。主持過程中還需要與店員互動,不能自說自話,不注意店員的反應,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別人對你說的話左耳聽右耳出,甚至沒聽進去。所以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店員參加工作的熱情。
開晨會的時候,還要提高晨會的效率,時間的控製也十分重要。晨會隻是做好工作的一個工具,而不是工作本身,所以一定要分清主次,控製好時間,高效地完成預定目標。要明確是為工作而開晨會,不是為開晨會而開晨會。這就要求管理者要明確開晨會的目的,控製好晨會的進程。
晨會就是一個營,無論是優秀還是後進的業務員每天來到公司,他們都想擁有一個充滿歌聲、笑聲和掌聲的寬鬆環境及積極輕鬆的氛圍,使情緒低落、遭受客戶打擊的業務員得以放鬆、感受和鼓舞,但晨會的主旨更在於貫徹主管的思想和意圖,並爭取到業務員的承諾,最終勇敢拿起電話進行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