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孑然一身,莫染風塵(1 / 2)

1.番邦來朝

永樂元年,日本國君義滿派遣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為使入明朝貢,朱棣給了堅中圭密最高的禮遇,並賜予義滿龜鈕金印及勘合百道,從此兩國重新恢複了朝貢貿易關係。

鄭和陪同朱棣接見了日本的使臣之後,卻不見喜色,他拿著皇上賞賜的日本的小玩意送給蘇淺把玩,不想被蘇淺把這小玩意直接扔進了荷塘裏。

蘇淺不用想都知道,朱棣的臉色一定不怎麼好看,永樂開元,朱棣以為必然是萬國來賀,眾星捧月。他一定做夢也想不到,如今他會麵對大殿之下隻孤零零的跪著一個使臣的尷尬局麵。

“怎麼?不喜歡?”鄭和隻送過蘇淺一個紫玉簪,眼見她喜歡的緊,總是戴在頭上。今日得了稀罕物,本是拿來討她歡喜的,不想她第一次情緒這麼外露,將那些小玩偶直接扔了。

“鄭和,我不是衝你,我隻是不喜歡這個國家。”蘇淺拉著鄭和走到了一處六角涼亭,她邊坐下邊想著如何編個妥當的由頭,將她在資料上看到的那些野史講給鄭和聽。

“奧?人家日本使者怎麼得罪你啦?”鄭和隻覺好笑,心說蘇淺連日本使者都沒見過,怎麼就莫名其妙的討厭人家呢?

“建文三年的時候,這個義滿解決了南北朝合並的問題,基本完成了九州地區的爭霸事業,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日本最高的政治權力人物。

當時國庫空虛,他就指著搜刮當地富商來維持開支。當中有一個商人叫肥富,實在是受不了繼續被剝削下去,所以他勸說義滿尋求建立與我大明的朝貢貿易關係,以解決國內財源枯竭的問題。

於是在當年,義滿才派遣肥富和自己的親信僧人祖阿為使者,攜帶國書和貢品,入明進行朝貢。他那個‘日本國王’的名號,可是建文帝封的。

這種見風使舵的國家,你覺得它會真心臣服於大明嗎?隻不過是先了解你的國情和文化,讓你對他失去戒心,然後伺機而動,屆時反咬你一口罷了。”蘇淺最後一段話絕對帶有個人感情色彩,她隻不過是忘不了那段屈辱的曆史,她隻不過是一個很愛國的人士罷了。

“你是從哪兒聽來這些事情的?聽你這麼說,我也覺得這個國家不怎麼好相與了。”鄭和起身把蘇淺拉到自己的腿上坐下,他怕石凳的涼氣透進蘇淺的身體裏。

“方孝孺的手劄裏麵看到的,還有好多有趣的事情呢!”蘇淺得意的揚了揚下巴,她在方孝孺家裏搜刮的寶貝,其實是很多名貴的字畫。

“我說當初抄方大人家的時候,你怎麼非得跟著呢,還是你鬼心思多。”鄭和念及當初方孝孺引薦他見皇上的那次恩情,一直稱呼他為方大人。

“怎麼樣?你媳婦厲害吧?我還在方孝孺家裏撿到了一些名家字畫,就當我給自己準備的一份嫁妝好了!”蘇淺想到自己就要嫁了,娘家卻一個親人都不能觀禮,莫名有些傷感。

“我不要什麼嫁妝,我隻要你。”鄭和將摟著蘇淺的手臂緊了緊,又想到了他一直沒有問出口的問題:“淺兒,你當真不介意一輩子背著太監對食的名頭麼?奧,現在稱作‘菜戶’了。”

蘇淺聞言,用雙手捧起了鄭和的臉道:“就為了這張俊臉,我也得當你這廢男的媳婦啊!”蘇淺心知當初朱棣不為鄭和正名,是方便他利用太監的身份刺探宮中的要事。如今朱棣更不可能為鄭和正名,是因為明朝首當其衝的大太監決計不能是個帶著把兒的真男人,那樣朱棣可是要背上欺瞞天下的罪名了。

2.躁動的寧王

似是到了飛鳥交配的季節,雄鳥揮動著豔麗的翅膀,亢奮的叫著,想要吸引雌鳥的注意。

這吵雜的鳥鳴仿佛昭示著寧王躁動不安的心,他終究還是帶著一眾大臣,奏請冊立太子。

“哼,他這根本就是不滿我讓他永駐京城。”朱棣從下了早朝回來,已經摔碎了三個茶杯了,今早朱權在朝堂之上那有恃無恐的樣子,已經讓他心裏有了數。

看來不知朱權是跟高煦或是高燧勾結在了一起,或許達成了什麼協議也說不定。最怕的是高煦和高燧已經聯手……

“皇上,如今天下已定,量他也不敢說出平分天下的話來。”徐妙雲命人收拾了茶杯的殘骸,又將一杯茶遞到了朱棣的手上。

“靖難四年,百業待興。番邦又欺我這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不來朝貢。偏偏在這檔口,朱權給我出了這麼大的難題,太子之位的定奪,直接關係到江山社稷。我絕對不能再走父王的老路,那樣不出幾年,我大明又將迎來一場腥風血雨了。”朱棣拍了拍肩頭徐妙雲的柔荑,還是將手中的茶喝了。

“畢竟當初皇上答應了十七弟,要與他平分天下,何況,十七弟是靖難的首功之臣,如今連封地都不讓他回,他也難免會鬧情緒啊。”徐妙雲將另一隻手也搭上了朱棣的肩,兩隻手不急不緩的按摩起來。

“如今永樂初定,如若我二人真的分疆而治,一定會導致分崩離析的下場。”朱棣舒服得眯起了眼,揚起了脖子。當初借兵隻不過是用了權宜之計,天下如今在他的手中,斷沒有讓出一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