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國事家事(1 / 2)

1.文治之君

午夜時分,眾王齊聚到了寧王的府中,商議聯名上書。要比照洪武規製,各自就藩,與皇上共主大明。

折子第二天就被遞到了朱棣的眼前,朱棣在早朝之時按壓下心中的怒火,忍而不發,待下了早朝,繞到金鑾寶座後身的牆壁之後,他立刻一拳鑿上了堅硬的牆壁,氣得渾身發抖。

徐妙雲眼見朱棣今日下了早朝之後,一直臉色鐵青,心知他是在朝上遇到了惹氣的事情,所以什麼都沒有說,隻是在兩人用了晚膳之後,拉他坐到了床上,默默的為他按摩著肩膀。

朱棣在心中想著應對之法,過了半晌才意識到徐妙雲一直在為他按摩,急忙拉她坐到了身側:“快停手吧,你這病剛好些,別再累到了。”

徐妙雲聞言乖巧的依偎到了朱棣的懷中,滿心期待他如往日一般愛撫她的身體,因著她的病,朱棣已經很久都沒有碰過她了。

可是朱棣隻是攬著她的肩頭,並沒有進行下一步的打算,直將徐妙雲心頭的火熱撲得零星不剩。

朱棣是怕徐妙雲的身子受不住,所以才告誡自己不得與她歡好,可是這在徐妙雲看來,卻是以為朱棣對她這半老徐娘再提不起興致,心下一片蒼涼。

“朱權到底是心有不甘,他慫恿其他的王爺聯名上書,要與朕平分天下呢!我看我是留他們不得!”朱棣越想越氣,終是說了出來,他居於高位之後,越發的體味到了高處不勝寒的苦楚,也唯有妙雲一人可以聽他倒倒苦水。

“皇上三思啊!千萬不可興殺伐,他們畢竟是你的親兄弟。”徐妙雲見朱棣起了殺意,急忙勸解道,雖然他們之間早就沒了手足親情,卻不能讓他背上屠戮兄弟的罵名。如今正當王爺們聯名上書,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丟了性命,即使朱棣做的再掩人耳目,也是脫不了幹係的。

“哎,我又何嚐不想供養他們直至入土,隻不過他們不願守著這份安寧到死,非得與朕爭啊。朕絕不會讓朱明天下,在朕的手中分崩離析。他們如此逼宮,當真是給朕出了個最大的難題!”朱棣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望著懷中的女人深感欣慰,如若不是她每每在他的身側溫言軟語的勸慰,他怕是要做出許多糊塗事來了。

“千頭萬緒,終有一解。修身齊家,絕處逢生。皇上受命於危難,卻難逃篡權奪位的惡名,要想正名固位,就要首先倡導孝道。由孝及忠,由家及國。”徐妙雲眼見終於可以把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搬上台麵,心說如今能讓皇上將她記掛於心的,也隻能是這些為了他江山社稷謀福利的作為了。

“你苦於編寫《內訓》等文章,原來是要為我再塑永樂新政。以齊家內治之美,修治國安邦之德。如若朕真正想要名副其實,需要成為德福萬眾的文治之君才可。朕即刻令禮部將皇後編寫的《內訓》和《勸善書》全部刊印,頒行天下。”朱棣眼見徐妙雲為他尋得了安撫民心的法子,心下大喜,看來整治那幾個王爺,也可以考慮從此處著手。

“臣妾能教育得了天下,卻管不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皇上,這是不是千古難逃的定數啊。”徐妙雲心知高熾和高煦為著皇位,一直明爭暗鬥,縱是他們當著她的麵兒裝得再怎麼兄弟情深,卻也是貌合神離,彼此根本不願對視。

“之前我本來不想太早的確立太子,就是為著保持兩人之間的均衡,可是他們身側的人又豈會任由他們相安無事。如今立了高熾為太子,兩人之間的關係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似是被再度激化了。坐著太子位子的總怕自己做不安穩,坐不上太子位子的,又總是盼著坐上去。這也怪朕,連朕都一直在質疑自己的決斷,也難怪高煦一直心有不甘了。”朱棣何嚐想讓兒子們走上自己的老路,卻又苦於無計可施,隻能眼見著孩子們為著他屁股下的位子爭得頭破血流。

2.家宴

明月高懸,有如碧玉的圓盤,柔和的清輝似是在訴說著人間的喜樂。

恰逢此時,祥雲殿正殿設了家宴,這團圓的氛圍借著月光更是濃重了幾分。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和蘇淺都被招到了此處,與朱棣和徐妙雲同桌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