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滿月酒(2 / 2)

“朕問你,跪在你身側的那三個老百姓,怎麼會當了皇家的差事?”

“皇上,微臣已犯死罪,沒有什麼可遮掩的,可是這其中大有隱衷啊!”

“講。”

“啟稟皇上,鄭大人代傳聖旨,朝廷的訂單,是讓微臣在兩個月內燒製三十萬套官瓷,如果不能如期交差,就要處斬。臣既不能辦不成差事,又不能抗旨……”

“這左右都是一死,所以你就瞞天過海,偷梁換柱,把皇家的官差分派給了民窯?”朱棣眼見陌景仁十分的上路,心下歡喜,就看他如何說出自己的初衷,給這些個榆木疙瘩上一課了。

“臣也是實出無奈啊,隻為能把皇上交給的差事辦好,不要誤了皇上出海巡洋、友善鄰邦的大業啊!”陌景仁說罷一叩首,手腕上的鐵鏈‘當啷’作響。

“民窯燒瓷本就比不上官窯,下料、技藝差著一大截呢,你就不怕這流出去的瓷器有辱我大明的國體麼?”

“臣已經組織官窯的技工,將官窯的技藝傳授給民窯。可惜百姓們怕下官偷梁換柱之舉敗露招來殺身之禍,因此,燒窯的越來越少。在此,微臣還要坦白一項罪責,那朝廷撥下來的錢款,有一半兒都被微臣挪去建新窯了。”

“你這是早有謀劃啊。”

“微臣並不隻是為了眼前救急,更是為了皇上的長久之需啊。”

“此話怎講?”

“皇上撥巨額銀兩,建造如此龐大的船隊,絕不會一旦歸來就罷船息槳,而是要一而再,再而三,要把此舉當做國策延續下去。所以,皇上的目光才盯住了景德鎮,盯住了番邦人視若珍寶的瓷器。微臣冒死也要為皇上儲備明日之需!”

“你膽子不小啊,竟敢揣測聖意。”

“微臣不敢,皇上此心已昭然於世。天下之人誰又沒見龍江船廠船屋未拆,工匠未散。傾全國之力為鄭和船隊備貨,這就是明證。”

“你已經犯下欺君之罪,本來難逃殺頭大禍,但是朕要革了你的品級,留下你的官職,記下你的舊賬,還望你能夠想方設法增加成品,給百姓實惠的同時完成任務,這樣才能夠戴罪立功,保住你的腦袋。”

“謝皇上恩典!可曆朝曆代對官窯都有嚴令,不能把官窯的差使分派給民窯,更不能將皇家的技藝散失到民間。況且,民窯燒製的瓷器也不許加蓋官印。”

“讓鄭和的船隊把瓷器帶往海外,它們就都是大明的貨物,因此,不分官窯民窯,所有出海的瓷器都可以加蓋大明的官印,隻要是貨真價實,沒那麼多清規戒律。聽懂了嗎?”朱棣故意高聲問道,眼見庭上很多人身軀一震,心說看來有些人該是明白他定會將下西洋之舉貫徹到底了。

“微臣聽懂了。”

“陌景仁,朕望你能以戴罪之身竭力辦差,不負聖命,造福一方。”朱棣走下台階,親自為陌景仁除去了身上的枷鎖,一臉殷切的望著他。

“微臣謝皇上再造之恩!”陌景仁眼含著熱淚高聲呼喊,之後叩了三個響頭。

“皇上聖明!”滿朝文武紛紛跪地叩首呼喊,朱棣見狀下令嘉獎敢於作證的三個百姓,隨後宣布退朝。

“皇上,錦繡宮秀蓮來報,錦妃咳嗽不止,偶有痙攣。”王忠與前殿隔著一牆之隔,早就得了秀蓮的稟報,卻是不敢貿然上前,直等到皇上宣布退朝,這才急急的跑到皇上身側小聲說道。

“速速擺架。”朱棣聞言心下一驚,連朝服都沒來得及換就急忙趕到了錦繡宮。

“怎麼樣了?平時不過是臉色有些蒼白,還老愛瞌睡,這怎麼就咳嗽上了呢?”朱棣聽著裏間傳來撕心裂肺的咳嗽聲,急得來回不停的踱步,他眼見一個小丫頭端著一盆血水跑出來,已然冒了冷汗。

“啟稟皇上,錦妃一直在咳血,白太醫正在診治。”秀蓮眼見皇上來了,急忙跪了下來,手中端著的血水差點兒潑出去。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跪!快去忙!”朱棣不顧王忠等人的阻攔,終是進得了裏間,什麼一國天子見不得女人咳血,都是無稽之談!這個時候,他怎麼能不在妙錦的身邊呢!

“錦兒,別怕,我在這裏。”朱棣來至床前,將左手伸到徐妙錦的脖頸下,微微將她的頭抬了起來。

“皇,皇上……”林綰綰因為戒毒被折騰的死去活來,眼見朱棣來了,急忙憑借著最後一分力氣開了口,隨後便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