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開後,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而且,這筆賬他們早就算過了,不但賺不到錢,搞不好還要賠錢。
就在這些人等著要看這個猶太人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就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甚至把一磅銅賣到了3500美元,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不會算計,即使碰上好商機,或思想沒有準備,或頭腦不敏感,或粗心大意,或雖然注意到了但沒有下一步的打算,都會喪失機遇,從而錯過財富。會算計,就能使商機到來時,迅速盤算出收益幾何、是否值得。長此下去,該抓的機會都抓住了,能不財源滾滾嗎?善於算計,還要發揮特長,不要顧此失彼。在做一件事時,要多方麵考慮,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不但顧不了“此”,還會失去“彼”。
2.能算會炒,借名得利
算計二字的本義是:對於眼前的人和事都要經過頭腦和心裏“運作”,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切入點。能算計,才能心想事成。鬼穀子講過:“善算者勝,必以行道為始”,意思是:隻有知算才能勝算,隻有謀道才能成道。會算計,會炒作,會推銷自己,才能以最小的付出贏得最大的勝局。
一個人能功成名就,不僅需要刻苦努力,還要有炒作的本領。炒作是個中性詞,就看你會不會用了。用對了,名利雙收;用不好,名利俱損。
先看看古人是如何借炒出名的。人不能離開利益生活,要爭取自己的利益,就要學會計算,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點商人的素質。鄭板橋之所以官不大卻名氣大,是因為他善於與商人打交道。他厭惡那些滿身銅臭味的奸商,但對正派的商人卻不反感。由於鄭板橋善於經營,賣畫的收入很是豐厚,“歲獲千金,少亦數百金”,養家糊口之外大有餘資。對此,鄭板橋自己也很自豪,曾經在給弟弟的信中說:“殊不知我每年筆潤,就最近十年平均計算,最少年有三千金,則總數已有三萬。”三萬在當時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
揚州還有別處難以相比的好條件,即有掌握雄厚的經濟大權、文采風流而又喜與文人結交的盧雅雨這個大靠山。官方支持、買方眾多、價格優越,而且有同行支持,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八怪選定揚州,也是有深刻的背景的。鄭板橋選這裏定居賣畫,是因為他認識到要想使自己的書畫賣個好價錢,獲得更多買主,必須借助商人的力量。
有了地利,要取得好效益,還必須善於經營。例如給自己的產品定價:低了,勞民傷財,影響效益;高了,則會“高其價久不售”。鄭板橋經過多年實踐,提出《板橋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鄭板橋的高明還體現在“不抱住一棵樹上吊”,他從山東縣官任上將滾珠、古鏡買來,帶到揚州來賣。他知道揚州是有錢人的天堂,要想在書畫市場立足,並取得長期穩定效益,必須對買主需求有清醒的認識,不如此將會碰壁。
那麼,鄭板橋又是怎樣算計,使自己財源不斷的呢?根據學者研究,共有三大經營秘訣:
秘決一,“打鬆算盤,得大自在”。這句話本來是他寫給一位商人的對聯,但真實地反映了他的思想:不去斤斤計較每幅畫的銷售價格,先交朋友,進行感情投資,自然會有幾個人往來,逐漸變成門庭若市。這個秘訣的要點是以情為主、以錢為輔,可稱得上是巧妙的不爭之爭。
秘訣二,求新求奇。鄭板橋清楚地知道山水、花鳥、人物非其所長,而且強手如林,買主不會找他。書法,正規王歐諸體,揚州高手也大有人在,他雖不比別人差,可是人家已先進山門,聲名遠播,自己也難出眾。他就努力變出個“板橋體”,既新又奇,而且怪怪奇奇,又真、又行、又隸、又草、又篆。你喜歡篆的,這裏有你喜歡行、草的,這裏也有;你喜歡楷隸的,板橋體中也有妙作。這樣就既符合各種特殊喜好的顧客心理,又符合綜合欣賞人士的心理,也符合普通的“喜新尚奇”心理。
秘訣三,既看銀錢,更選買主。至於鄭板橋的書畫,買主決不是隻要有錢,就可以得手。庸俗、可惡的商人,即使出高價也休想買到。鄭板橋可以為歌兒舞女當場作畫,他們也就成了鄭板橋的義務宣傳員。而有些豪富或驚於板橋技藝,或為顯示身價高於歌兒舞女,或為了討歌兒舞女歡心,也來買畫,鄭板橋卻是“索我畫、偏不畫”,使得有人竟采用奸商慣技來騙。孫靜庵《棲霞閣野乘》中介紹鄭板橋書畫“人爭重之”。因喜歡吃狗肉,販夫牧童給他狗肉吃,“輒作小幅報之。富商大賈雖餌以千金,不顧也”。擇人賣畫,這一點也可以說是鄭板橋揚州賣畫的秘訣,同時也是他縱橫人際場上的不傳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