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不論任何行業都已是人滿為患。IT業剛興起時,所有人都往裏跳,一如當年美國的淘金熱,但是到了今天,還不是僧多粥少。走的人多了便沒有了路,不論任何時候,商品供大於求就會貶值,這一條真理永遠都不會變。相反,隻要能滿足個性需求,找到了人們所需求的商品,由適應需求變為製造無限需求,這樣路就會越走越寬。不與別人爭搶,自然能獨享財富。
每個人都知道:有需求就有商機,隻要你留心他人的事情,努力為他人提供方便,難道這不是商機嗎?福特說過:“不管是賣鞋還是賣汽車,公眾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永遠不必為利潤擔心,財源必將滾滾而來。”
2002年,鄭州女孩葉曉荷從北京一所民辦大學畢業後,學土木工程的她進了崇文區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售樓小姐,時間一長葉曉荷逐漸看清了做售樓小姐的門道。其實,“樓姐”們根本不在乎每月1000元的底薪,而隻看重銷售提成。因為她們的提成是銷售額的1%,相當可觀。有的售樓高手每月可銷售20多套房子,按每套80萬元計算的話,拿到的業務提成就高達16萬元!麵對誘人的提成,一些售樓小姐賣起房來簡直不擇手段,常與開發商聯手蒙騙不懂行的購房者。
例如在推銷劣質房時,“避劣就優”是公司領導教給樓姐們的慣用法則。比如在推銷9至11層的住宅房時,葉曉荷的同事們通常都說這段樓不高不低,是防震的最佳樓段,而且陽光充足,簡直就是居家的黃金樓段!但事實上,這段樓層最不適合居家!因為這個高度灰塵最大,被內行稱為“揚灰層”,髒空氣和毒氣到了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此外,購房者關心最多的問題就是漏水,房產公司為此做出的解釋是:為了防漏水,本公司樓盤外牆麵采用的都是高級麵磚!其實,這隻是建築商為了省錢罷了,麵磚漏水比塗料漏水的幾率要大得多……
了解到種種售樓黑幕後,正直的葉曉荷對售樓小姐這一行失去了興趣。恰在這時,一位朋友的朋友請她出麵為自己選好的一套新房“把把關”。當天,葉曉荷就為那套小別墅挑出了六七處毛病,逼著開發商降低了售價,為那位張先生節約了4萬元錢!事後,對方滿懷感激地給了她3000元“驗房費”。
這筆意外之財為葉曉荷帶來了創業靈感:商品房從規劃征地到銷售,涉及100多項質量驗收標準和300多條法律法規,普通購房者根本就不可能完全了解。如果我這個內行站出來做購房者的幫手,為他們把好新房的質量關,豈不是很有市場?2003年7月,葉曉荷果斷辭職做起了驗房師。通過一位本地朋友的介紹,她迎來了第一單驗房業務。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短短兩小時的“眼力勞動”,競換來了千元鈔票。隨後,葉曉荷的業務開始應接不暇,每月的收入從剛起步時的幾千元一路攀升到3萬元以上!
由於葉曉荷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購房者的利益,她在客戶中樹立了良好形象,業務量劇增。2005年夏天,葉曉荷索性在北京注冊了自己的驗房公司,隨後開始“招兵買馬”。如今,她的公司除擁有7名相關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員工外,還有1名律師和4名建築工程師以兼職的形式加盟到其“驗房事業”中來。經過4年的風雨磨礪,葉曉荷已經從這個新行中收獲了100多萬元的驚人財富。
有需要才有商機,賺錢應以滿足他人需要為商機。滿足多少需要,就能得多少錢;不能滿足他人的需要,就得不到錢,就是窮光蛋一個。人的價值其實就在於奉獻,在於滿足他人的需要。
美國巨富亞默爾17歲那年加入淘金者行列,山穀裏水源奇缺,淘金者常常沒有水喝。他們一邊尋找金礦,一邊抱怨:“誰能給老子一壺涼水,老子給他一塊金幣。”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亞默爾由挖掘黃金改為挖水渠,終於把河水引進了水池,河水經過細沙過濾,變成了清涼可口的引用水。見他擔著水桶,提著水壺走來,淘金者蜂擁而上,把一塊塊金幣投入亞默爾的懷中。後來,許多淘金者因找不到金子而黯然離開,亞默爾卻靠賣水發了大財。有需求就有商機,成功者應有一雙善於發現“需求”的慧眼。有人說過:在今天的社會,隻要你給了社會好的產品,社會一定會給你更多的回報。順著人們的需要找機會,你就會發現社會的巨大需求給商家提供了一個天廣地闊的大舞台。
10.不怕慢,就怕站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擁有較好的創業條件,包括天賦、家庭條件、社會地位等,卻終其一生碌碌無為,與之相反,一些自幼貧窮,無依無靠的人,最終都成就了大業。那麼,連結人生起點與成功彼岸的橋梁究竟是什麼呢?透過複雜的表象,我們會發現一個真理,那就是“做”。俗話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隻有做,才能通過勤勞的雙手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隻有做,才能體味到人生的甘苦;隻有做,才能觸摸到成功的大門。若隻有想法沒有做法,人生隻能是一場春夢。做,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不做卻是百分之百的失敗。不怕你慢,就怕你站,隻有去做,才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