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臨21世紀對中學教育提出的要求,北大附中將繼續遵循教育必須“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方針,開展創新教育,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把北大附中辦成有自己特色、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名校而奮鬥!
第三節無為之為,無解之解
——北大附屬中學校長康健的教育理想與實踐
康健,現任北大附中校長,1977屆北師大教育學士,1983~1985年在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2001年前均在北師大教育係任教,現為北師大教育曆史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專家組成員。
康健初到附中時正趕上學校申辦北京市示範校。雖然來自招生、經費方麵的壓力很大,但從專業的感覺出發,康健認為最核心的困難來自教育教學本身,是師生關係、教師人格魅力等方麵的問題。
“由於這些年高考製度本身存在著一些和時代發展不盡一致的方麵,學校有些舍本逐末的趨勢,把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東西模糊了。學校到底是幹什麼的?教育到底是什麼?人發展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大家都用分數來解釋人的發展、確認學校的地位,其實這隻是非常表麵的一種表達,盡管在當前很重要,但並不是最本質的。”
康健的憂思在:如何能使教育教學回到它原來的最真實、自然的狀態?他謂之“回歸自然”、“回歸平靜”。雖然堅信已久,但這一思想實踐起來相當之難。
“扁平化和專業化”
首先要突破的是體製羈絆。在考試製度下長期形成的一套體製,使得學校越來越像一個行政機關,很多事情都在通過行政的方式運作。“我一直希望官僚的風氣能夠減少一點,體製上能夠更扁平化、更專業化一點。”
康健校長希望通過扁平化來改變學校的框架和結構,同時也必然地減少腐敗和效率低下等弊端。
“扁平化就是減少層級,讓主流的東西能夠更直接地影響到教師和管理。原來有校長、校長助理、主任、副主任,有一般的工作人員。一件事兒從校長到工作人員要跨越四五級,官僚主義必然滋生。一種理念最後真正落到實踐層麵時常常因為信號的衰減甚至扭曲,而變成了一句口號或一種形式,本質內容丟掉了。所以,扁平化本身也意味著一種民主化,讓決策變得更透明更簡單。層級多了你有時看不見,這件事兒怎麼會變成這樣?大家甚至不知道這過程是在哪兒丟的。”
而扁平化又和專業化相輔相成。“我們希望用扁平化來帶動專業化。搞教師工作的、搞教務工作的、搞學生工作的,你的專業化的內涵到底是什麼?你必須是清楚的。不是說上麵有什麼我做什麼,而是你的職業要求你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