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學校的曆史中,判斷一個校長是不是好校長,標尺有兩個:一是看其任期內學校的事業是否比前一任校長更上一層樓;二是看其任期內學校的事業是不是給後任校長留下了可持續發展的好基礎。而這兩個標尺,都是“發展”的標尺。

(二)保持清醒頭腦,加強憂患意識

創業難,守業更難,繼續發展則是難上難。

一所學校,一旦達到某種目標以後,從上到下就很容易產生自滿的、倦怠的、享成守成的心理和行為。在這種時候,校長首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牢記“人無遠憂,必有近慮”的道理,加強憂患意識。

從1997年擔任人大附中校長至今,盡管人大附中現在的發展水平與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作為校長感到的壓力比幾年前還要大。學校的一些教職員工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自滿情緒、懈怠心理和懶散現象。這種自滿情緒、懈怠心理和懶散現象對我們創辦“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學校,對人大附中永葆生機活力,具有很大的殺傷力。於是,在今年暑假舉辦的全校職工大會上,劉校長向大家引用了毛澤東同誌和江澤民同誌在不同時期告誡全黨同誌的“兩個務必”,即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劉校長要求全校員工認真學習毛澤東同誌和胡錦濤同誌在西柏坡的重要講話,牢記“兩個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在創辦“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學校的目標下,砥礪鬥誌,振奮精神,永不停步,勇往直前。

四、學校的創新

一個好校長,必須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校長。人大附中培養學生的目標是全麵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如果校長本人都沒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話,又怎麼可能帶出一支有創新精神的教職員工隊伍、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呢?

關於校長的創新,突出的特點:

管理的創新

毫無疑問,要做好校長,管理是最重要的環節。在管理工作中大膽創新,在目前迅速發展的中國,在改革中的教育界,顯得尤為重要。管理的創新中,什麼又是關鍵因素呢?是管理理念,它指導著管理的實踐,貫穿在管理過程的始終。

1.幹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幹事更重要。

作為校長,劉彭芝的最大體會就是,做什麼比怎麼做更重要,幹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幹事更重要。

為什麼有的校長愛崗敬業,工作非常投入,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呢?我想,問題可能就出在他是正確地幹事,但幹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事!

幹正確的事是大前提,大前提成立了,一順百順。隻要你幹的是正確的事,同事們肯定積極主動地配合,這樣一來,動力大增,阻力大減,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你這個校長也就當得長袖善舞,左右逢源,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幹正確的事”,關鍵是做科學的決策;做科學的決策,關鍵又在準確地把握形勢。什麼叫形勢?“形”是已經客觀存在的現實;“勢”是客觀現實中蘊藏的未來發展方向。由此可見,準確地把握形勢,就是既要符合實際,又要有超前意識,隻有這樣,我們做出的決策才能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2.兩眾一己

何謂“兩眾一己”?就是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到“謀事在眾,決斷在己,成事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