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的眼光就不能隻限於英語,如今在人大附中,除了英語類選修課以外,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等9種語言的選修課也陸續開了出來。
特色課:給學生一個寬廣的知識殿堂
太陽係裏的行星是怎樣運動的?課堂上學的物理學知識怎樣才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對於人大附中的孩子們來說,隻要你有想法,就可以走進虛擬科學實驗課堂,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實驗,來論證自己的奇思妙想。
虛擬科學實驗室是人大附中在2002年自主創意設計的,其功能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親曆科學研究的過程。實驗室建成後,學校隨之開設了一門特色課——“互動物理課”。高一學生王燁就在這門課上設計出了模擬人造衛星發射的作品。由於相關知識在傳統物理課上是以理論講解為主,而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現場直播並不能直接跟蹤衛星的軌跡看個究竟。而王燁利用IP將衛星的參數輸入後就可以直觀地看到衛星的發射過程,不僅是成功的場麵,發射失敗的場麵也可以看到!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和同學們對宇宙速度概念有了直接而形象的理解。
讓初中的學生有自己的課題,自己動手設計並完成一個完整的實驗聽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這正是人大附中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而專設的特色課——“自主實驗課”。有一個小組的課題是“幾種物質對插花保鮮期的影響”,幾名學生自己買來鮮花和藥品,並堅持每天到實驗室給花配溶液、換水、觀察、記錄。用學生們的話講:“自主實驗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立研究的天地。”
這樣的特色課程還有圖形數字課、創造發明課、心理導向課、形體訓練課等,他們成為人大附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強大動力。
我們看到,人大附中所開設的各種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潛能挖掘提供了一個實用、有效、供需平衡的平台。學生們逐漸學會了選擇,在選擇中品到了成功的滋味,實現了身心的全麵發展。
第五節人大附中簡史
1950~1955年
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創辦;
工農速成中學發展和結束;
1955~1966
一校六製,幾易校名;
嚴謹治學,立足發展;
團結奮發,蒸蒸日上;
寓教於勞,全麵育人。
1966~1976
文革動亂與學校更名為172中學;
校辦廠與百家疃分校;
恢複高中和體育的繁榮;
文革結束。
1976~1992
撥亂反正,勇打高考翻身仗;
立足改革,抓住機遇創一流;
辦出特色,綜合教育譜新篇;
開放辦學,廣泛交流求發展。
1992~1997
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再創佳績;
開拓求新,創新課程;
蓬勃發展的學生樂團。
1997~2000
走向新世紀的裏程碑;
創建世界名校的宏偉藍圖;
麵向新世紀的管理工作改革;
麵向新世紀的教育教學工作。
2000~今
勇往直前,更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