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辦學特色

一、從改革課程方麵實施減負

吳昌順,教育學家,1938年1月出生,江蘇淮安人,中共黨員,1956年從事教育工作,1983~2000年擔任北京五中校長,1991年被評為特級教師,連續三屆當選北京政協委員,並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教育協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北京教科院兼職研究員,曾榮獲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擔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教育與發展——創新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中學課題組負責人,主編《語文教師談學習策略》《青少年個性培養》等書籍。著有《願才俊出於中國》《明師心語》等著作。

“師資、課程、評價是當今世界教改三大課題。針對教育部提出的‘減負’問題和我在基層工作的經驗,我認為課程改革是我們基礎教育麵臨的主要問題。‘減負’減什麼?是要減掉過重的課業負擔,這是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減’後加什麼,這也是課程改革要研究的內容。‘減負’不能一刀切,要科學‘減負’。這是吳昌順委員的鮮明觀點。

吳昌順認為,我國的現行課程中,重知識理論課程的設置,輕文化精神課程的設置;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心理課程、網絡課程、社會實踐等課程都少有涉及,這極不適應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如一些思想品德課程就過於陳舊,還陷於高大全、假大空的說教,缺乏符合中小學生心理認知發展水平的思想道德課程。超過學生實際心理接受能力的內容都成為學生的負擔,都應在改革中“減掉”。

課程的過分集中統一也是我國現行課程設置的問題之一。盡管這些年來略有鬆動,但到目前為止,課程仍是一個大綱相統的格局,課程設計方案依舊是一個模子。這種“統”和“死”,不僅與各省、各地、各學校和各個學生間千差萬別的多樣性不能適應,這也極大限製了教材編寫本身的質量和馳騁空間。學校五天工作日中的30多個學時,基本被教育部規定的課程所占滿,地方、學校和學生幾乎無任何選擇權。偌大個中國基礎教育,如此高度統一,不但使高考拚殺成重負,讓知識水平的考試也違背初衷地成了負擔。

吳昌順委員預測,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站在世紀之交的起點,建立起帶有時代特征的課程體係。新課程應加大彈性和可選擇性,在強調基礎性的同時,重視學生發展的差異,實現課程內容多元化、內容多層次。課程教材要遵循現代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趨勢,淡化傳統的學科課程,逐步走向課程綜合化,實現科學與人文的雙向融合。新的課程體係一定是開放性的,並始終處於動態發展之中。有了多樣性和選擇性,學生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將不再是沉重的負擔。

吳昌順一再強調,中小學課程多樣化,但仍不能脫離“統一”的基本要求,要統一性與多樣化相結合。在課程的編寫上,既要精通科學的體係和內容,又要能把握學科的科學和嚴密,還須遵循教育的自身規律,把握不同年齡段中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以及課程目標、國外的前沿水平。課程要在一個基本的大綱上下有較大的彈性,也就是說既要使各地有一個知識、能力的基本教學標準,甚至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定國家課程,同時也要為不同地區提供一個靈活的空間作編寫課程的參照,為不同的學生打不同的基礎。

二、教育科研導向,提高辦學水平

2001年3月14日上午我國著名特級教師北京五中校長吳昌順講學。吳校長的辦學思想,使每一個在座人員深受啟發。北京五中在辦學中取得的顯著成績,與他們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導向,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分不開的。

(一)科研為導向,全麵提質量

1.推進教育科研,深入教育改革

北京五中深切體會到,由於教育改革具有超前的特點,既不能盲目地“摸著石頭過河”,也不能停留於感性層次“跟著感覺走”,它應該是自覺地接受教育科學理論指導,有明確的方向和手段。這就要求在實踐中教育科研必須先行,深化教育改革。基於這種認識,北京五中教師曾經曆過將其視為軟任務到硬任務的轉變過程,從不自覺到主動要求的過程,從教書匠型向學者型——教育專家型轉軌過程。北京五中以“中學課程改革實驗研究”和“職業準備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為主攻方向,開展一係列教育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