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大力加強”、“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麵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綱要》為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是在“應試教育”的舊軌道上運行的,並且慣性很大。要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就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打破陳規,敢闖敢試。上海市建平中學經過8年的改革實踐,在這方麵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路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和學習效果之間可能是正效果,可能是零效果,也可能是負效果,而進入學習過程的情緒狀態和學習效果之間,則肯定是正比例關係。研究學生進入學習過程的情緒狀態,一個重要方麵是校園生活要給學生以選擇的餘地,積極性來源於選擇。”這是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進行“選擇教育”的認識出發點。此認識的科學的理論依據是不難找到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態度變化中伴隨著情緒的變化。
許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教育過程中的情感和諧發展。情感活動決定學生的動力,決定著學生的積極性水平。我國明代教育家、思想家王陽明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己。”保加利亞教育家羅紮諾夫也主張“愉快而不緊張”的教學。在愉悅、興奮的情緒情感之下,學生容易產生靈感。
“選擇教育”是學生在合理選擇學習內容以後,會以良好的情緒情感狀態進入學習過程,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水平,最終產生顯著的學習效果(正效果),這種正效果被強化後,便產生良性循環,促使學生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選擇。用簡單的式子可將這一模式表示為:“選擇——良好情緒情感的產生——積極性水平提高——正效果(滿意的行為)——強化——更高層次的選擇。”
在高度統一的辦學模式下,統一招生,統一教學計劃、統一教材,統一課時,統一會考。學生從進校到出校都被“統一”支配著,沒有任何的選擇餘地,每一個個性愛好、興趣、潛能不同的學生都被納入統一的既定軌道內挪動。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學得被動、學得艱難,甚至學得痛苦,他們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緒狀態進入學習過程,更談不上發展個性和特長。
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在於教育的轉軌,基礎教育發展的希望在於教育的轉軌,國家的強盛、民族的興旺和21世紀的國際競爭都要求基礎教育轉軌。
建平中學早在馮恩洪校長剛上任時就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強烈的理念的驅動下,他們的教育改革起步了,針對時弊,提出了“既要堅持全麵發展,又要讓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展,要給學生以選擇的餘地。”他們以“選擇”為突破口,將“選擇”視為積極性的源泉,提出了“合格+特長=建平人”的人才觀和“合格+特色”的辦學目標。通過八年改革實踐,這種人才觀和辦學目標已廣泛地深入人心。學生在“選擇教育”中發展了特長,學校在“選擇教育”中辦出了特色,為國內外同行所矚目。
在“選擇教育”中,建平采取了“由外圍向核心逼進”的策略。
首先著手建設校園文化,即向學生滲透影響的“第三課程”(又稱隱性課程)。其意義和作用是形成“選擇教育”必須具備的情感氣氛條件。
第二步是開設“第二課程”(即活動課程),包括選修課、休閑課、微型課。有學科知識類的,技能類的(如電腦、修車、縫紉等)和文化類的。其意義和作用在於創造選擇的氣氛和提供選擇的機會,開發學生的潛能。
第三步是向“第一課程”(即必修課程)發起進攻,向“第一課程”要時間。把每節課由45分鍾縮短為40分鍾,加上晨讀20分鍾,上午就由4節課變為5節課,“第一課程”的全部任務必須在上午完成,把下午的時間騰出來開選修課。其意義和作用是促使“第二課程”係列化、正常化,擴大了選擇範圍,擴大了選擇餘地。選擇不僅在“第二課程”上,在“第一課程”上也有選擇,這就是按照程度分層次教學。
“一種教材,三種進度”,即:A進度、B進度、C進度。A進度就是學習有困難,六七十分,弄不好就會亮紅燈的學生,B進度是中等水平的絕大多數學生;C進度是尖子生,學生可以在A班學物理,在B班學英語,在C班學數學;也就是說,他可以在A班保證物理學習合格,在B班保持英語學習興趣,在C班發展數學學習的特長。為使“選擇教育”更有吸引力,建平還在導向上著眼,改變了評三好生的辦法。改一年評一次為隨時有優秀學生出現隨時評,改評均衡發展三好生為評“特長三好生”。調動了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在“選擇教育”中,建平中學熱情指導學生合理選擇,培養學生選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