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克服職業倦怠(1 / 3)

④依據所推出的構想,確立對策。

⑤對於較貧乏或完全無知的知識,不妨嚐試閱讀,使頭腦更加靈活。

⑥自己安排時間讀書或參加資格考試。

⑦盡量不做任何批評、議論,保持頭腦冷靜。

(2)自我表揚獎勵

服務員非常有效的一種自我激勵方式就是在取得的一定成績時不要忘記自我表揚一下。例如,比別人做得都好,或者是比自己以前進步了,都可以自我表揚一下,這有助於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3)化壓力為動力

服務員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學會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

①與好朋友交談。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在不愉快時不妨找三兩好友,共商對策。別人的建議,可以幫助自己跳出因個人過度重視可能引發的錯誤判斷的盲點。

②暫時遠離問題。當壓力產生時,不要往死胡同裏鑽。想開點,暫時遠離問題,自己冷靜下來再思考問題。

③跟大自然約會。為排解不良情緒,服務員可以抽空到郊外,與大自然做一次輕鬆逍遙的約會是必需的。

④營造生活樂趣。為帶動生命的活力,也為使自己不像塊濕漉漉的海綿無法再繼續吸收水分,替自己的生活添加些“調味料”。借以提升生活品位,營造另一番情趣。

⑤善待別人和自己。同情憐憫之心人皆有之,可惜為現實社會之種種惡習和無奈所掩蓋。

為讓大家更好地相處和協作,不妨多給自己和別人一些掌聲。

2.學會自我解壓

巨大的工作壓力是產生服務倦怠的主要原因,做好服務工作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服務員一天要和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客人交談,還要忍受對方的抱怨和拒絕,來自方方麵麵的挑戰又非常多,以致十有八九的服務員會感歎工作壓力大。麵對工作壓力時服務員一定要學會自我解壓。服務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來緩和自己的工作壓力。

(1)培養積極的心態

麵對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服務員必須讓自己樹立自信心,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

①自信。自我激勵的第一步,就是自信。自信是產生一切動力的根本原因。自信,才能更好地為客人提供服務。

服務員保持積極的自信心的方法:要沉得住氣,千萬不要流露出不滿的言行。

時時憧憬成功。

樂觀的微笑。微笑可以增加服務員的信心,客人也會對服務員產生信任。

②樂觀的情緒。有積極的情緒,才會有積極的行動,才會有積極的結果。因而一名優秀服務員必然會注意培養自己樂觀的情緒。具體做法如下:每天起床後,要學會暗示自己,一定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快快樂樂地過一天。隻要經常如此暗示自己,潛在意識裏,自然會引導自己到快樂的天地裏去保持樂觀態度。

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多往好的一麵去想,敞開心胸,昂首闊步,勇往直前。服務員要心胸開闊,欣然接受別人誠心的批評和意見。凡事不可吹毛求疵,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一個小心眼的人。

欣然接受客人誠心的批評和意見。

(2)回想曾經往事,輕鬆麵對壓力

麵對工作壓力時,回想曾經的曆程能讓你知道壓力終將會成為過去的事實,這有助擺脫疲憊的心態,輕鬆麵對壓力投身工作。

(3)聯想勝者曆程,積極麵對壓力

成功者的快樂往往要用痛苦的付出去換取,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服務員應感受自己身邊那些成功人士成功背後的艱辛,如當管理者或同事為了獲得不俗成績而付出的努力。要清楚是他們努力付出戰勝了自我,才取得了成功。因此,服務員麵對工作壓力時,聯想一下成功者曆程,能觸發自己的工作激情,並使自己更深地了解困難不是成功的絆腳石,而是每個人走向成功都必須經曆的。

(4)設想競爭對手,理性麵對壓力

服務工作中同樣充滿了競爭,勝者必然是克服種種困難,敗者被困難最終阻止。而這之間關鍵是態度決定行動。當選擇避讓困難時,應該想象困難正在幫助對手戰勝自己;而當克服困難時,正是壓力幫自己打敗了對手。

(5)同事互助互勵,團隊互相借力

在工作中,同事就像自己的家人,要懂得向支持幫助自己的家人借力,他們會助你一步步走向成功。作為同處服務工作第一線的服務員,應該與同事和主管人員互相借力,從他們那裏借來服務的經驗和支持。

把每一天都當做成長的一天,把每一次與客人打交道的機會都當做獲得成長的機會,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以坦然的心態麵對服務工作,用積極的努力獲取同事的支持,這樣就會覺得工作非常輕鬆,壓力僅僅來自於自己成長得不夠快而已。

於所接觸的客人多種多樣,服務方法必須隨客人的改變而改變,沒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客人都是絕對有效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服務的方式必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也就要求服務員能適應服務方式的變化。另外,服務時客觀因素也會越來越多,客人的態度和要求的變化也會越來越頻繁。不斷加入的競爭者和企業策略的更改,要求服務員對這些變化能應付自如,有靈活多樣的應變措施,以確保完成預定的目標。

1.處理應急事件的方法

在服務的過程中,突發事件時有發生。遇上突發事件,服務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迅速了解矛盾產生的原因和客人的初衷,並善意地加以疏導。

②用禮貌的方式勸說客人尋找一種心平氣和的解決方式,這樣的態度常常是使客人憤憤之情得以平息的“鎮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