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縱在德國居留的歲月裏果然潛心求索,經常有詳細的報告給戴笠,極力建議效仿德國特務的一套統治辦法,要逐步把警察、交通、檢察等部門掌握起來,以便配合特務活動。他還極力主張多派特務去德國和意大利學習,以便使中國的特務活動更上一層樓。
戴笠擔任特務處處長以後,對於這個機構應該如何發展,最初一派茫然,沒有一套計劃,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他對唐縱的德國學習報告如獲至寶,亦步亦趨地仿效德國法西斯特務的那一套伎倆。後來戴笠推薦吳迺憲擔任京滬滬杭甬鐵路局警察署長,石仁寵去招商局擔任警衛稽查組組長,在抗戰期間把特務組織伸入交通運輸部門,都是仿照德國法西斯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作法最初都是從唐縱那裏販賣過來的。
戴笠曾不止一次對人提及:“唐先生對我們發展組織有過不少的貢獻,在團體中不但是元老,也是有功之臣。”
可唐縱到德國那麼長時間,還沒真正見過希特勒一麵,更沒體驗到鐵甲之師的威猛,不免有些遺憾。
機會來了。這一日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的生日。柏林大閱兵,招待各國大使和武官。唐縱也在被邀請之列。
希特勒的鐵騎已在歐洲大陸大半地方顯示了其無往不勝的威風,希特勒的威望也得到了德國國民的敬重。所以,他決不能放棄這次機會。何況,前不久戴笠派手下趙龍文來德國考察時,帶來了蔣介石對唐縱的指示:“務必多加研究,以備國需。”有蔣介石這句話,唐縱的信心大增。
這天,德軍演習,邀請各國武官參加。
演習前的晚上,唐縱很興奮,邀請了新到德國的幾位同僚吃飯。
“希特勒據說出生很貧窮,年青的時候整日靠教堂施粥站的粥過日子。”
“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難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希特勒的講演很不錯,聲調很好,而且語句非常有力,很能鼓動人。”
“不過,據我所知,德國國民其實很窮,農民尤其辛苦,終年不得食肉。”
“但德國的軍隊看起來很強大。”
“他們把所有的錢都用在軍備上麵,這就是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黃油’的政策,所以他們顯得很強大。”
“非常時期應當有非常之舉,我中華民國也很窮,為什麼就不能像德國那樣強大呢?我看委員長也需要建立希特勒那樣的威信,才好治理國家。”
“言之有理,希特勒的軍隊幫助希特勒稱霸歐洲,他們有步兵、炮兵、海軍陸戰隊。空軍、高射炮團、摩托化、裝甲化的軍隊,戰鬥力的確很強,中日處於交戰之際,需要的正是強兵強軍。”
一夜無眠。次日早上五時起床,洗臉刮胡子,頗為修飾了一番,唐縱穿上軍裝,佩上肩章,帶著記事本和微型攝影機走出房門。
房東太太半天沒認出他來,大叫起來:“唐,年輕漂亮!”
等到唐縱趕到車站時,各國武官亦已到齊,德國國防部準備了特別快車。
負責接待的黨衛隊員神情冷漠,行動起來有點機械,就連拉車門也像機器人伸縮手臂。受到黨衛軍的影響,武官們也很肅靜,大多把腦袋理進風衣裏,魚貫而入快車。
此次演習,希特勒是有意讓各國武官見識一下他的優勢兵力,讓某些國家識些抬舉,別跟他的帝國鐵騎硬碰硬。
車向南行,約數百裏,青山綠水,景色宜人。
唐縱坐於車內,眼睛盯著前方,不覺又想起了故國南京城。
柏林城的郊區跟南京城相比,金陵勝地更多幾分秀麗,隻是如今的南京城時刻處於日本侵略軍的覬覦下,危如壘卵。
唐縱不禁又想起觀看希特勒生日閱兵後的酒會上與德國軍官的一席談話來。
“貴國很強盛,中國人很佩服哇!”
“中國人很好,我很同情中國,中國需要建設。”
“中國地大物博,我們也應該強盛。”
“是的,我看中國用50年到70年的時間就會強盛起來。”
“我看這時間太久了,如果日本不侵略我們,有20年時間就足夠了。”
“不可能,武官先生,我們德意誌民族也是很優秀的,但從大戰失敗到現在已經二20年了,還沒恢複到戰前當年的地位。”
“你們的地方比我們少,人口也比我們少,我們隻要國內安定了,發展起來是比較快的。”
“對,正因為你們地方大,所以複興才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