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3日,德軍以閃電戰突襲波蘭,並迅速占領之。
“諸位,希特勒德國進軍波蘭已成事實,這是委座剛才電話訓示的。”
張治中、陳布雷召集侍從室主要幕僚開會,討論歐戰消息。
“意大利已表示不參與德波之爭,英法對德波糾紛亦尚無積極表示。目前重要的是,我外交政策如何因應此種局勢?”
“我讚成孫大使之主張,目前紛亂之際,我宜加強蘇美邦交,進行德意活動,維持英法關係。”
“我以為顧大使之電頗有見地,其謂請蘇軍陳兵西北,美艦進踞檀香山,以威脅日本,然後由英美出麵調停,或可卻日本之侵略軍。”
眾幕僚七嘴八舌,並無高見。
張治中見唐縱一直微笑著聽著別人說,便問:“乃健,你有什麼意見?”
“我以為,我們不宜主動表態,對德波之爭,再過幾日,英法美蘇等國必有因應政策,到時我即再定奪。目前之勢,則以靜觀不動為宜。”
“有道理,我們目前應靜觀待變。”張治中讚許地點點頭。
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開戰。
“諸位,委座囑我們立即議出外交因應之策。”這次會議由陳布雷主持。
“我以為,我們應與英法一致,對德以表示斷交。”
“日軍侵我國上海等地之後,英法均將被迫而退出中國,隻有美國決心維持遠東門戶開放政策,故我以為我國今日之外交,除俄美以外,別無他途可尋。”
“我就主張不要先得罪了蘇俄,因蘇德關係尚難明確。”
“我以為最好之辦法莫過於發表電文依然擁護國際聯盟,這樣並不表明我們有意與英法一致。”王寵惠外長頗為自得地說。
“擁護國際聯盟,以這種態度向外宣布,非但無力,而且,會給人笑話,與其如此表示,無寧不加表示,倒為上策。”唐縱立即反駁道。雖然一般能微笑著聽別人表述自己的意見,但一旦他認為不對時,便會立即加以反對。
這一次討論就以無結果而散。
由於歐戰及世界形勢瞬息萬變,侍從室及國民黨要員幾乎唯以討論外交因應政策為要務。
這日,戴笠請唐縱及甘介侯、朱世明、何浩若吃飯,席間自然而然又聊起歐戰及對外政策來。
“介侯,你以為俄日可能妥協嗎?”戴笠夾起一塊肉問。
“就蘇俄目前情勢看,很有可能蘇日會相互妥協。”甘介侯道。
“我同意。蘇俄之建立,就在於趁各資本主義國家交戰之際,而爆發革命而成的,如今之勢,各國爭奪,蘇俄盡可任其互相殘殺,一俟時機成熟,便采取軍事行動,發動世界革命,舉世皆入無產階級國家,故日俄日有可能妥協。”何浩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