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1 / 3)

從小到大,我的文字功夫是從散文開始的,而且都是自己寫作,自己結集出版,既沒有大量的雜誌作品發表的鋪墊,也沒有小說等文體吸引讀者關注的過程,更不要說用紙媒宣傳、網絡炒作和年少成名的經曆獲得社會裏麵更加廣泛的承認,而去頂上一個“文學天才”的光環。

也許更可惜的是,我的父母都不是文學工作者,也沒有能力“代我執筆”,讓我得以在十八歲之前出版更多的“天降神作”。

沒有光環,就沒有關注,沒有關注,就沒有價值。

說到底,我隻是一個普通的文字者,一個文學圈子裏麵的“屌絲”。

我雖然拒絕了複讀的條件,但這種挫敗感,卻伴隨著我的整個大學階段,當然也伴隨著我撰寫本書的全過程之中。

在寫作的時候,我反複追問自己,文字不能用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文學對於我來說,究竟還有沒有意義。而追問的時候,精神無比痛苦的我,不得不掙紮著離開電腦,去外麵呼吸新鮮空氣。

就這樣,寫寫停停,停停寫寫,一部十八萬字的長篇故事,竟然寫了將近一年。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必須走出高考製度的陰影,讓自己的靈魂得到真正的解放,我必須從內心深處開始,拋棄高考標準的束縛,拿起文字,進入文學的殿堂,用鍵盤抒寫人生,繼續尋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否則的話,我對不起自己那些逝去的青春。

就像《北大夢》之中那群孩子一樣,他們的“北大夢”破滅了,我的“北大夢”也破滅了,但我開始了一個新的夢,一個用頭腦和鍵盤來編製的夢。

從二零一零年開始,我選擇進入“中國90後作家聯誼會”這個文學群體,並擔任組織者角色至今;我利用一切機會整合文學和文化資源,打造自己的作品。大學期間,除了《北大夢》之外,我還出版了長篇小說《柏拉圖的時空隧道》,並在北京大學舉行了新書發布會;長篇小說《穿越茫茫的古國》在網絡連載,而新書《櫻花城堡》也還在創作的過程中。

這是我的文字經曆,更是我的心路曆程。在這個經曆中,除了學校教育帶給我的基本人格之外,年輕人初入文壇的不易,世風的淺薄、虛偽、險惡與浮躁,作家與名利之間的較量帶來的雙重人格,以及文化商人打著“文化產業”的旗號謀取房地產利益的現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改變了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雖然有著諸多的不順乃至牢騷,但同時,重慶市作家協會和重慶市文學院依然給了我寶貴的機會,使得我的作品可以得到承認。我想,如果沒有這些讓我耿耿於懷的經曆,我今天就不會依舊戰鬥在文字的崗位上,也不會讓自己從文壇的邊緣位置上,逐漸走進“90後”的這個文字群體的中心,但願這也是《北大夢》將要帶給我的意外收獲。

長篇小說《北大夢》幾易其稿,中間還出現了一個電視劇劇本,而這次終於得以出版,其中的艱難隻有當事者可以體察。然而,本書所要表達的中國教育體製改革的艱難,則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一直以來,教育改革都是中國社會關心的熱門話題,而圍繞著高考製度的討論,則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部小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隻是為這場討論尋找某個特殊的切入點。盡管已經耽誤了四年多時間,但這本書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