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糧價“不折騰”靠什麼(1 / 2)

如果用兩個字來描述近一年多來的國際糧價,那就是“折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國際糧價在一年之中先是暴漲100%,然後又暴跌50%,著實是坐了一次“過山車”。糧價短期內的大幅波動除了讓冒險家、投機者大發其財外,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大批生產者、經營者被糧價的驚濤駭浪高高拋起,又重重摔下,損失慘重。正常的社會生產秩序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對於中國而言,這種“折騰”造成的傷害更大,因為:

第一,與美國相比,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還比較低,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各項消費支出的比例還比較高,我們至今還有2000多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糧價的大幅波動尤其是大幅上漲必然會給相當一部分群體的生活造成困難。美國人在食品上的開支僅占很小的比例,糧價的大幅上漲對個人生活沒有根本的影響。

第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雖然奠定了糧食安全的製度基礎,但是這種億萬農戶的分散生產,應對風險的能力很差。如果任由糧價在短期內大幅波動,政府不加以強力幹預,大批農戶終歸走向破產,這顯然是政府不願看到的。

第三,國內企業無論大小,普遍缺乏風險對抗能力,糧食價格短期內的巨幅波動將導致企業巨虧甚至破產。2004年因為大豆價格大幅波動,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大批倒閉;4年之後的2008年,國內大豆壓榨企業仍然缺乏應對價格大幅波動的能力,再次掀起破產狂潮。這種管理風險水平的“低能”並非糧食行業所獨有,航空、鋼鐵、化工、金融、證券等行業的大型企業也是屢屢在期貨套保上被曝出巨虧:東航豪賭燃油套期保值曝62億元浮虧,中信泰富外彙期權交易虧損超過150億港元,平安保險投資富通238億如今虧得隻剩下零頭……

2007—2008年,中國股市在“折騰”,房地產市場在“折騰”,許多基礎原材料價格在“折騰”,但是幸好最基礎性的糧食價格卻基本穩住了陣腳。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要知道,中國糧食流通市場是遲至2004年才全麵放開的,如何駕馭市場化後的糧價,政府其實並沒有多少經驗可言。但是,國內糧價為什麼能在全球糧價的狂風暴雨中獨自巋然不動呢?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因素幫了我們的大忙:

(1)充足的儲備。在國際糧食連年減產的情況下,國內糧食生產卻取得了近40年來的首次連續5年增產。中國將絕大部分增產的糧食變成了庫存。當所謂的全球“糧食危機”爆發時,中國的糧食庫存與消費的比例高達40%以上,而政府直接控製的庫存占全社會總庫存的66%以上。充足的庫存使得政府調控起市場來遊刃有餘。在糧價麵臨明顯上漲壓力的2008年上半年,國家通過加大儲備糧的拋售力度,積極降低庫存,避免了糧價的過度上漲;2008年下半年,國際糧價暴跌,為避免國內糧價大幅下滑,國家適時增加了新糧收儲力度,並且暫緩了儲備糧輪出進度,糧價由此得到穩定。

(2)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在2004年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最早提出來的,2005年開始正式啟動。最低收購價政策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供給。但政策初啟之時,“最低收購價”的水平偏低,對農民的保護力度不強,沒有發揮真正作用。近年來,隨著中央對農村工作的重視,對“三農”投入資金的大幅增加,最低收購價水平提高幅度也較大。2008年一年之中,國家更是三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更顯示了國家對此項政策的重視。為什麼?因為相較於常規的儲備調節,最低收購價政策在調控市場方麵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首先,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可根據情況上調或下調;其次,按照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糧食為臨時儲備糧,臨時儲備沒有硬性的輪換要求,機動性很強,國家可根據需要保持較高的臨時儲備也可以保持較低的臨時儲備。當糧價麵臨下滑壓力時,最低收購價可成為市場價格的底線;當糧價漲幅過大時,臨時儲備糧又可充當調控市場的“排頭兵”。因此,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是國內糧價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