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早稻上市七問(1 / 2)

2008年7月上旬開始,各地早稻陸續收割上市。早稻產量雖小(2007年早稻產量占稻穀總產比例約17%),但是作為每年第一個上市的新稻品種,影響力卻不可小覷。農業部在2008年早稻播種之初,即專門針對早稻發文,把落實早稻播種麵積作為2008年水稻生產工作的首要任務(文見《關於大力推進早稻生產穩定發展的緊急通知》),可見政府對早稻的重視。那麼值此新早稻上市之際,有關早稻的七個問題值得人們關注。能否清晰地把握這七個方麵的問題,將直接關係到我們對早稻市場乃至今年整個稻穀市場的判斷。

(一)第一問:今年早稻產量如何

早稻是一個播種麵積、產量波動比較大的品種。近年早稻播種麵積由2001年的6388千公頃下降到2003年的5590千公頃,2年時間下降13%。與之相對應,產量由2001年的3400萬噸,滑落到2003年的不到3000萬噸,2年間產量減少幅度超過10%。2004年、2005年播種麵積出現反彈,但是2006年、2007年卻連續兩年下滑。在播種麵積徘徊不前的情況下,近3年早稻產量也沒什麼起色,在接近3200萬噸處徘徊。

農業部今年初提的播種麵積要求是達到8800萬畝,相當於5867千公頃,這個目標也僅是勉強維持和2007年相當的水準。由此可見,要想扭轉早稻播種麵積下滑的趨勢是多麼的艱難。2007年早稻產量在播種麵積較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人努力,天幫忙”,仍然維持產量不下滑,殊為不易。2008年能否有這麼好的運氣不得而知。至少就廣東地區而言,早稻成熟期的持續暴雨天氣,給早稻的增產帶來了顯著的負麵影響。即使2008年的早稻播種麵積達到農業部的要求,要想實現增產也是不容易的。

(二)第二問:早稻生產成本如何

在農藥、化肥、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早稻生產成本上漲是肯定的。關鍵是對上漲幅度的估計。據我們對湖南省部分地區的調查,2008年早稻生產成本至少比2007年上升30%以上,其中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漲50%,反映了目前農村勞動力的緊缺。

(三)第三問:目前的早稻庫存如何

顯然,真實庫存永遠無法予以精確統計,但是我們起碼可以對其變動趨勢有個粗略的估計。巴菲特說過,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庫存的真實數據是難以得知的,但是庫存的變動趨勢,是增加或是減少,應該是可以根據公開的數據予以推算的。以最低收購價早稻為例。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同期,最低收購價早稻庫存大約有130萬噸,而2008年這個時候最低收購價早稻基本銷售完畢。因此,2008年的早稻庫存與去年相比,至少在最低收購價早稻這一塊減少了130萬噸。假定政府及民間儲備規模保持不變,那麼早稻庫存同比是下降的。

(四)第四問:今年的早稻收購主體有何變化

據國家糧食局的統計,2007年早稻集中收購期間,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8個早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07年新產早秈稻637.4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411.8萬噸,占收購總量的64%,比2006年同期減少138.9萬噸。國有糧食收購主體並沒有占到絕對優勢,2007年的中晚稻收購也如此,國有糧食企業的收購量僅占到52%。這一點,稻穀市場與小麥市場有很大的不同。2007年小麥收購期結束,國有糧食企業收購量占總收購量的85%,2008年截至7月15日,國有糧食企業小麥收購量占總收購量的90%,比例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