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秋收期間如果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今年我國糧食總產有望超過1998年的曆史最高水平,全年糧食單產將創曆史最高水平,實現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連續5年增產。
在全球糧食庫存水平處於曆史低位、國際糧價處於曆史高位的情況下,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無論是對世界還是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然而,對於中國而言,伴隨糧食豐產的一個隱憂,就是“穀賤傷農”,特別是在糧食連續5年增產的情況下,糧價下行的壓力在進一步加大。實際上期貨市場已經對這種壓力進行了提前反應。大連玉米指數下跌了10%,鄭州強麥指數下跌了10%,大豆指數下跌了25%。目前各主要農產品期貨K線圖均呈空頭排列,顯示市場對後市並不看好。
那麼如何看待秋糧豐收壓力?糧食市場格局將如何變化?
(一)小麥市場:政府有近乎壟斷地位的“話語權”
美國農業部2008年9月份預計中國2008/2009年度的小麥產量為11400萬噸,當年需求量為10700萬噸,產需結餘700萬噸,占當年需求總量的6.1%。實際上,最近3個年度中國小麥分別結餘647萬噸、586萬噸、700萬噸,總計1933萬噸。如果不考慮進出口,僅這3年的累計結餘量就可以使我國的小麥庫存消費比提高18個百分點,而國際小麥目前的庫存消費比也不過如此。因此,可以說連續多年的增產,確實給市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充裕的庫存基本上抑製了小麥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
實際上,自從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小麥收購市場基本上被政府和國有企業壟斷。
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的三年中,在集中收購期,國有企業的收購量占全社會收購量的80%以上,並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2006年為80%,2008年上升到88%。在國有企業收購中,托市收購又占據了主導地位,占國企收購量的80%以上。
實際上,連年龐大的小麥托市收購量表明小麥供給確實相對過剩。但是,筆者認為小麥托市收購量龐大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糧食生產企業主動降低了庫存水平。
糧食生產企業的庫存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周轉庫存,另一個是預防性庫存。周轉庫存基本上取決於企業的生產規模,企業生產規模越大,所需原糧越多,那麼其周轉庫存也往往比較多。預防性庫存取決於市場供需狀況。如果市場供給充裕,企業不擔心采購不到原糧,那麼就會傾向於減少預防性庫存;如果市場供給緊缺,企業擔心未來價格上漲,采購困難,那麼就傾向於增加預防性庫存。由於近年小麥供給相對充裕,托市收購小麥定期投放市場,生產企業采購原糧相當方便,因此企業肯定有減少庫存的動力。托市收購的小麥反正是要定期供應市場的,那麼企業何苦要在新糧上市期間和國家競爭收糧呢(實際上,由於托市收購有國家財政資金和各種補貼支持,生產企業在競爭中也處於劣勢)?並且從近幾年的托市銷售來看,小麥銷售底價基本上是在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加上正常的保管費和收購費用,基本上不存在國家壟斷糧源牟利的情形。這樣的話,生產企業自己收糧備用和從國家手中購買托市糧沒多大差別。因此,很多本應在新糧上市期間參與收購的生產企業也減少甚至放棄了采購,反正到時候到國家那裏買糧就是了。這就是為什麼小麥集中收購期幾乎成了國企托市收購的“獨角戲”的一個重要原因。可以想象,如果生產企業堅持正常的收購行為,托市收購是不可能有如此規模的。
當然,龐大的托市收購量也有“虛胖”的成分。很多生產企業同時是托市收購的代收代儲庫點,那麼這些企業有可能將為自己收購的糧食轉為托市糧,因為托市糧可以獲得較為優厚的補貼。雖然托市糧糧權屬於國家,但畢竟是臨時庫存,很快就要賣出去,那麼企業到時候買回來就是了。這幾乎相當於國家為企業儲糧,還倒貼錢給企業,這樣的好事,誰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