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十七章 新政之騎牛的士兵也是騎兵(二)(1 / 2)

想要全部廢除隸民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即使單純的隻是想在鳳京道執行,還有幾個大的方麵需要顧及,否則就是牽一發動全身,像多米諾骨牌全部完蛋。

其一便是原有良民怎麼謀生,大體可以分為二百萬民籍和幾十萬的官籍,官籍通常都是家中存在臣格官員的家族,後者的安排才是難得部分。

平民的地位雖然高點,卻沒有太多特權。反而更多受到社會製度的製約,隻能從事有限度的工作,生活的範圍也有嚴格限定。即使有國家供給部分消耗,大多數生活也未必富裕,破產之後也許就是隸民。

新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寬了民格限製,平民可以享有更多的土地和自主,國家在早期還會給予農業指導,鼓勵自力更生。

對於官宦和部分貴民,同樣開放各種限製。但是由於貴族官俸較高,一家人通常都會生活寬裕,對於自主謀生積累更多財富的欲望也就小些。

考慮到這種情況,冥絕也不打算強製做些什麼,這些不同於隸民和平民,即使冥絕也不會希望自己通過種地自給自足。

冥絕甚至在新政中適當提升了下級官員的俸祿,至於官屬隻能慢慢引導,種地之外教育和商業都可以做,冥絕可沒有什麼官不可與民爭利的忌諱。白養這些人不勞而獲,就不是與民爭利?

第二就是特殊隸民的處理。隸民中還有近二百萬從事的軍馬畜牧飼養和工坊生產,這些隸民雖然不用上交糧食,卻需要定量生產王朝其它消耗,比如軍馬禽肉和軍械。

就是在現代懂技術也比單純下苦力值錢,這些隸民就算是最早期的技術型人才。原有製度裏,他們在完成定量生產工作後,自己還要種地保持自給自足,多勞多得不用交公。

王朝隸民幾次加賦對他們的影響相對較小,算是隸民中最穩定的一部分,冥絕廢除隸民當然也包括他們。這就問題來了,沒有這些隸民,馬匹和軍械從何而來?

冥絕的意思,生產軍械的幾十萬隸民全都破格提升為匠士,改由國家賦稅供養,待遇相比低等臣士。

千元世界四大修煉體係中,修法可以看做研究自然科學和倡導思想學術或者研究高端技術,如神兵鍛造和機械發明。冥絕的意思就是先把隸民全部編為修法的匠士,將來再具體細分技術等級,給與相應的各級待遇。

冥絕甚至把飼養禽類的隸民同樣處理,加在一起合計解決了百萬隸民的安排,同時又恰當的維持住必要的民用材料和軍械生產。

解決掉軍械生產和禽蛋供應,最後還有一百多萬專門飼養和提供軍馬的隸民。武將和文臣都相當謹慎看待的焦點,到了冥絕那裏,輕鬆的手一擺。

“全部解散,留下十萬匹足夠四年消耗數的軍馬變為軍養,其他的全部放歸野地,像雞鴨子一樣散養到地廣人稀的南高郡,需要的時候再抓!”我去,這份氣度真有晉惠帝“百姓何不食肉粥”的淡定和風騷。

.......

武將和諸臣們再三確認不是冥絕開玩笑,幾乎都在同時翻了天,一些平素木訥不言的武帥也紛紛開口,總之就是這不行那裏有錯。冥絕一個人應付那麼多張嘴頭大如鬥,最終挑選幾位位高權重或者利益切實相關的軍帥和自己一起到寒雲殿仔細討論可行性。

營指揮使郭長刀也在場,營帥屬於最低等武帥,官雖然不大,關鍵他是宮衛軍唯一的騎兵武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太子殿下,宮衛軍全軍隻有兩千騎兵,四年供給十萬軍馬我部撐死用不完,隻要分出來夠我們宮衛軍用的,我和我的兵都沒意見。”

武將們咧嘴鄙視不已,感情這貨隻管自己吃飽,別人餓死也沒意見。宮衛軍隻有兩千騎,羽林和禦林軍加起來至少十萬騎兵,平常訓練年至少需要補充三萬軍馬,遇到打仗的時候四年留二十萬也不夠用。

這個時代沒有馬鞍馬鐙也沒有馬掌,騎兵裸騎馬背上,至少需要一隻手抓住韁繩或者馬鬃。騎兵屬於昂貴兵種,鳳京道外諸侯幾十萬人才配備幾千到萬餘騎兵。鳳京道是個例外,乃是依賴王朝底蘊才能保留這麼大的規模。

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騎兵衣著輕便,提高了奔襲和騎射的速度。絕仙王朝卻是通過相反地方式提高戰力,騎兵衣著重甲,增加身體和馬匹的摩擦進而提高穩定性。

沒有修為的普通騎兵弓射最遠可達二百米,作戰時因為重騎行動慢且耐力有限,騎兵更傾向於手持長短兵器依賴馬匹衝擊性的近戰。

相應的,絕仙王朝的軍馬質量在千元世界都屬於上乘,因為是絕仙王朝幾千年持續不斷改良和培育出來的,又叫做絕仙馬或天子馬。

絕仙馬通常馬首很高,身材勻實高大,脊背拱長窄高,腹部寬闊。即使重裝騎士短暫的雙手射弓也不會身體滑落。絕仙王朝的王家騎兵對於軍馬和士兵的七成能力依賴性很高,這也是其他國家和諸侯想學也學不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