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十九章 新政之尾百年墾殖(四)(1 / 2)

征春十年九月二十三,廢除隸民大典定在在絕仙王城正北門郊外十裏的馳道正中央舉行。

典禮準備的六天時間裏,陸續近二十萬隸民被集中前來觀禮,官員估計城內平民到場人數也會不低五十萬,想建一個能夠臨時容納近百萬人的廣場確實不容易。

幸好東大營羽林軍急行軍提前兩天趕到,休息一天後便臨時充當民夫。有這十萬體格健壯的生力軍的加入,場地終於在典禮開始的前夕搭建完成。

典禮舉行的當天,王城的閑人比想象的要多。百萬人的場地明顯不夠用,典禮開始前兩小時就不再允許平民進場。後來的即使感到不情願,但是看到站在外圍衣甲林立的羽林軍後,也隻能懊喪的潸然返回,再或者爬到京郊更遠的天子山上遠遠地圖個新鮮。

廢除隸民和祭祀天道誰放在前麵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事情,就好像考試的時候難題和容易題都有,先做哪個好的問題。

冥絕的意思先把難事辦成,祭天招惹天威後,如果自己能夠安然渡過,後麵新政的執行會更加深入人心。奈何群臣反對,基本上所有人的意思傾向於先易後難,柿子先挑軟的捏。

有大臣還隱晦的提醒道,無論有什麼樣的把握,重頭戲都要放在最後出場。先祭天請求天命,隱約就有怠慢天的意思,天威本就變數無窮,不值得再添因果。

話說的難聽就是“本來就是麻煩事,偏偏還要學個新新人類什麼都不按規矩來,嫌死的慢麼?”

冥絕雖然不是一個好說話的君主,不會輕易向自己的臣子妥協。就像他寧願晚點知道事情,也不會幹巴巴順著臣子的意思去詢問,冥絕會把他們行為惡意理解為嗟來之食的翻版。

但是,冥絕也是個識時務的俊傑,信奉拳頭大就是道理的強盜理論。為了今世的野心和責任,冥絕早就準備好成為一個無恥的君王,最不至絕對不能被人看成君子。之後典禮便如期舉行,依次宣布了如下幾條王命:

一、徹底無條件永久廢除隸民。如冥絕詔令所說,從今以後王朝不承認隸民這一階級,同樣不允許任何殘骸奴役隸民的行為。

凡是擁護王室的官員和地區,即日起無條件執行廢隸,釋放隸民並免除當年秋收糧賦。各地工坊和馬場也要釋放隸民自由,從今往後隸民享平民待遇,對王家有貢獻的同樣可以不斷提升,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國家有償保護等權利。

看起來為隸民著想,簡單幾句便廢除了奴隸,裏麵卻藏著玄機和陷阱。

冥絕是一定要廢除隸民的,雖然開始的時侯或許會有些負麵影響。但是奴隸一旦變成擁有土地的農民,對於生產的巨大作用對於自己複辟王朝必然起到積極作用。

相對的,廢除奴隸越正確,冥絕越是不希望諸侯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他特別強調擁護王家的官員和地區務必執行,這裏麵可是相當陰毒。

諸侯不廢除隸民,必然會使隸民階級不滿,挫傷隸民生產的積極性,也會將隸民推向王家導致民心向背。

假如諸侯廢除隸民,潛意思就會變成我們就是擁護王室的官員和地區,多少會讓諸侯心裏添堵。即使依舊廢除了隸民,名聲也都被王家撿走了,諸侯又能留下多少隸民的感激?

二、解放平民。從今以後凡是站在王家旗幟下的平民,將在各個方麵放開限製,同時作為對廢除隸民的補償,國家負責引導生計,兩年內享受國家補貼,至少不會餓死。

更具體的主要有廢除平民必須承擔的參軍義務,改為義務招募。除發生戰爭特殊時期外,王室不會強製家中年輕人參軍,但要求適齡男女每年接受規定時間以上軍事訓練,戰時將會整編為預備軍。

此外,王室允許平民自謀生路,可以擁有更多自主田地和財產,居住和活動不再受限,開放各地官卡,鳳京道內允許自由遷徙。

第二條對平民的吸引無疑是巨大的,早期的王朝法律類似古希臘斯巴達式死板嚴苛。為了保護有限的人口同時也為了防止民亂,平民在享有一定地位的時候,更像是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一切都會受到嚴格限製。

嚴厲的政策間接的限製了平民人口的增長,同時也極大消耗了的糧賦。二百萬平民貴民假如人均每年吃掉五石(五百斤)稗粟,一年就是近千萬石,一個平民就需要兩個奴隸供養。平民不是沒有能力自力更生,而是不能。

三、民生和厘定賦稅。這才是所有人關心的,沒有隸民後國家如何維持,各個階級如何謀生。第三條乃是新政重中之重,所以也是最複雜詳細相對完善的一條。

首先是民生,國家為所有人準備了不同生存職業,任何人可以選擇從事,王室也會在早期派出專人指導,甚至提供生產工具。賦稅方麵,國家收取公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同時國家要承擔保衛公民財產,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