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揚。你可曾恨過蘇家,怨恨過造成這一切絕仙王朝沉珂的製度?”冥絕同樣是真心話。每個製度都有活得如魚得水的人,相應的就有一生沉淪坎坷的失意者。對於這些失意者來說是社會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拋棄了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道理未必能夠說清。於是便有人選擇報複社會,事敗後把自己的過錯全都歸結到社會製度的錯誤;勞改之後又殺人違法,快槍斃的時候請求社會原諒,就不想想自己憑什麼得到社會原諒?
第一次可以原諒,人之一生豈能無過;第二次則憑什麼原諒?相同的地方踏錯兩次就不值得原諒。減刑釋放後違法更加囂張,屢教不改的家夥就該關一輩子,非到身後背負一串人命的時候槍斃,稀裏糊塗枉死的人才真是被社會拋棄的人。真覺得和社會脫節可以出家改吃素,為了燈紅酒綠的生活傷人劫財,這些人從開始就是垃圾!是他們自己拋棄的社會,而不是社會沒有給他們平凡生活容身的位置。
“回殿下。臣不恨蘇家,也不恨王朝數千年的製度,而且臣也不覺得王朝製度沉屙。”冥絕聞聲表情冷淡的點頭,這已經是滿意的意思。蘇揚繼續說:“臣自知社會離不開製度,製度的存在正是為了社會絕大多數人能夠健康安定的生活繁衍,即使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隸民也有自己的幸福。所以臣不恨王朝製度,也不認為它沉屙嚴酷。真要說的話隸民存在乃是天地製定的規則,說到根本人之所以能夠活著全是天地所養。既然討厭一開始就別出生在這片天地,然後生下來就不要怨天憂人!
所以臣認可身邊的製度,同時臣還始終堅信製度之外尚有人情。人情在暖人心,有怨亦是能解;人情在無憾事,就事論事無錯!蘇家從未對不起蘇揚三口。蘇揚父母雙亡變為孤兒,臣從來沒有認為蘇家對待蘇揚三口有不通情理錯,臣也從來沒有覺得父母頂不住壓力自殺有錯。
殿下可曾知道。為了保全我蘇揚三口,蘇家已是格外開恩。甚至不惜老家主蘇浩博退位,新家主蘇離使用家主一生一次的豁免權寬赦家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楊家,楊家老家主楊威正直接秘密賜死了楊世熊的長子和生母,因為他們同樣留著隸民血。楊世熊一怒改名楊世雄,之後更是叛逆妄為割據京畿路,逼得自己親生父親退位。臣查閱過無數典籍,或許沒有哪個大家族比我蘇家更加容情,身在盛名世家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若臣生在夷族,最多隻是全家廢為平民驅離故鄉;若是生在兩宋,尤其是那些子孫眾多的世家,活著未必比死了好!他們不殺你,因為聖道推崇仁義;可是他們會閹掉你,然後送進王家宮門成為宦官!這樣便將忠君和維護世家禮儀威嚴兼顧;至於女眷高門大宅死十個不會有人管,不是名門大族出身不受世道規則保護。所以臣無恨!請殿下明鑒。”真有沒有恨,冥絕一看便知,蘇揚真是無恨,但是失落之情無可避免。
“好啦。蘇陽剛才所說都是真心話,這我已明鑒,誠惶誠恐的樣子收起來吧。其實呢,你也不必說那麼多,我隻要你對王家無恨就行;至於蘇家,想怎麼恨我也管不著。隻要說個恨不恨就行,閑扯那麼多幹嘛。我早就發現你真的很能說,當使節的時候和不義軍說的肯定也是那麼多,現在我想知道你和他們達成的什麼協議。”冥絕說的同樣是實話。王朝那麼多世家,恩怨糾葛什麼的沒有帝王樂意插手,冥絕也一樣。至於最後提到不義軍,畢竟身為敵對方讓人家已經等得好久,對方還能沉住氣繼續等,說蘇揚沒和他們有協議才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