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國 第八十一章 期待一場大勝的不義軍(1 / 2)

當冥絕和趙亞子商量著下套圈兔子的時候,身為兔子的不義軍正在因為斷糧麻煩不絕。不義軍大元帥楊傑這幾天的臉色一直不好,在楊傑的眼中,偶爾的短時間斷糧隻是小事,因為斷糧暴露出來的其它問題或許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至於楊傑為什麼敢說偶爾的斷糧隻是小事,原因也簡單,楊傑早就對不義軍裏近三成的老人弱旅心懷不滿。早期的不義軍還沒造反的時候,糧食按丁口分配,老人、兒童、婦女和壯丁一視同仁。這點倒是和太平天國建立理想社會的口號,“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相差不多。

正是因為這樣的平均分配製度,吸引了許多窮苦隸民上山入匪。然而等到現在,說是時代改變了也不為過。造反畢竟是件拿命搏取富貴,隨時都會掉腦袋的事情,老人弱旅不僅出不了什麼力,而且還會因為身骨孱弱、大小毛病常犯需要人伺候。

不義軍中近三成的老人,早已引起以楊傑為首,不義軍高層中大部分將領的倦怠和敵視。對於楊傑來說斷糧未必不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合理的改變分配製度,削減老人吃穿用度的機會。楊傑心中還專為此策美其名為‘精兵簡政’,換而言之不義軍不養閑人。

楊傑無法說出口的最根本目的,乃是把不義軍的財富集中起來,隻有特權階級才具有支配享受的權利。世上總會有些人,天生無恥的騙子,淨說些美麗虛偽的謊言,最終把別人的財富卷到自己身邊,當你毫無利用價值的時候隨手拋棄。

最成功的騙子莫過‘竊國者諸侯’,就像楊傑這種見利而忘義的人。安生的做百姓,苦日子或許會有到頭的時候,否則不過是別人用來躋身上流社會的棋子或者踏腳石。

腐朽的帝國統治者醉生夢死,百姓流離無人問津,不義軍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階級,楊傑等高層並不在乎餓死多少不義軍底層的老人,他們所在乎的從來都隻是自己的身家富貴。

即使沒有冥絕利誘分化之計,不義軍內部分裂也隻是早晚的事情。大量騙子存在的同時,世上也從不缺那種秉持道義,表裏如一的偉人君子。就是冥絕也不敢肯定的說,不義軍將領全是無恥的騙子和竊國者。那些真心實意為所屬階級奉獻的人,注定將要與楊傑分道揚鑣。

離開這些無私的奉獻者,騙子最終什麼都不是,楊傑的富貴也就到此為止。得名將一人,長城萬裏匈奴難進;養小人一群,山河累卵不阻夷人半步。

忘本的人遲早要被社會拋棄,楊傑忘記了自己的地位從何而來。沒有那些卑微樸實略顯愚昧的隸民擁戴,楊傑的不義軍大元帥地位什麼都不是。就像脫離群眾後的陳勝和洪秀全,無水之魚死不瞑目,臨死都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裏。

楊傑錯把事關根本的大問題誤認為是小問題,那麼他所認定的大問題都是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第一個大問題,某些將領不守規製,生活竟然過的比楊傑自己還滋潤,對此楊傑楊傑很不滿。在他楊傑的眼裏,所有不義軍都是屬於他一人的財產,其他將領之所以能夠共富貴,都是因為來自他楊傑的恩惠。

所以,無論是最大的房子、還是最好的衣服、再或者最美的女人,都隻能他楊傑專享。其他人無論規格還是排場,都必須低於自己。楊傑得誌張狂,早把自己看成一方諸侯,自然是無法容忍‘臣子’比自己更出風頭。

但是楊傑麾下的不義軍將領大多數並不了解他的內心想法,貪婪逐利和楊傑比起來絲毫不讓。就好像科舉取士的寒門子弟授官上位後,一有機會便眼疾手快的立馬抓住,及時享受官威弄權不忘斂聚財富。

畢竟曾經都是些一窮二白飽受壓迫的農民,好日子誰都想過,手裏有多大的權,就想享多厚的福。對他們來說不義軍的財產都是公家的,能拿多少趕緊拿,大家都眼睛盯著,手快有手慢無,比著撈錢不知不覺的就超過了楊傑本人。

這點倒是和現代某些官員腐敗的過程有些相似。先是某個大項目審批通過,一塊大蛋糕經手很多人,所有人商量說大家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稍微揩點油不會影響工程建設。然後揩油的人多了,一比較發現自己有些小家子氣,油水撈得比別人少。怎麼辦?再抹一把補回來.....

於是因為分贓不均眾人比著揩油,直到最後才忽然發現挖空一個‘好大的坑’。已經吃進嘴的東西誰也不想吐出來,既然堵也堵不住,幹脆直接做成豆腐渣工程吧.....某座橋因為偶然因素成為豆腐渣工程,根本原因毀在某些人無節製的貪心不止。公私兼顧未必有錯,有錯也是因為不能把握分寸,或者幹脆用在錯誤的地方。

將領們讓楊傑生氣的地方不少。比如第四渠帥牛崗,一口氣納妾十三個,最小的十三姨,全家配套牛十三;再比如第六渠帥翟居,府邸建造的比楊傑的還大還漂亮,一天到晚窩在家裏,大門不邁二宅。又聽說因為表弟蝸牛拜訪,最近一直都在煩惱著是否把房子拆掉改成拚裝的......不義軍打到哪,房子搬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