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不義軍早期京畿路派駐的聯絡專員,原鎮南軍帥部行軍參讚,相當於現在各軍指揮部裏的高級參謀或政委,而且也算那種一把手裏的墊底位置,否則也不會被擠出權利中心,窩在不義軍做個猴子山大王。
初到不義軍的林俊,勢力淺薄猶如無根浮萍,對楊傑和與楊傑親近的不義軍大小頭目態度恭維、巴結、謙讓。當時沒人能夠想到,時至今日,一介外來戶能夠如此春風得意,囂張跋扈到連楊傑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楊傑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也沒多少文化或者軍事素養,但有一點是不會錯的,不義軍的建立和發展都是他和身後的老兄弟,靠賣靠忽悠一點點積累拉出來的。而林俊這種人,就好像某些官學子弟論實幹不如楊傑,摘桃子、耍陰謀、玩弄政治樣樣精通。
所以曆史會有武將豪傑建立國家,然後文人騷客竊據高位,莫須有死的都是有能力的人,一把年紀的儒林大儒開創海晏河清的盛世華國!
若是動真格的泥腿子還幹不過書生,秀才何必害怕遇到兵,亮劍也不會是楚雲飛被李雲龍逼得背井離鄉。楊傑既然下定決心要做掉林俊,換句話說即使沒有冥絕的“兔子和雞計劃”,不義軍也即將和京畿路撕破臉皮對著幹!
對於楊傑來說,個人富貴重於寬宏理想,而對今天在場的七位渠帥來說,理想和名利未必不能魚和熊掌兼得。調轉槍頭,離開鳳京,既不違逆早先為天下隸民造福的願望,又可以為了自家的名利富貴一搏前程,同樣也說進了楊傑的心坎。
人都有自己的野心,缺乏的僅是洞察天下大勢的慧眼,所以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可以成為推翻滿清的重要力量,博得生前當時的美名。
所以袁世凱也會誤以為天下人都等著自己登基稱帝,護國運動爆發之後才得以發現,所謂勸諫和讚美自己稱帝的舉國萬民的聲音,不過是其中某些滿清遺老、偽徳聖賢、想要從龍之功的親信幕僚粉飾蒙蔽時,會氣得怒火攻心。
若是知道天下有那麼多反對的聲音,登基稱帝麵臨的又是如何巨大的阻力和風險,袁世凱未必敢稱帝,也不會一時美名淪為千古罵名!
順勢而起的野心可以風雨化龍,悖逆無知的野心遲早落得身敗名裂!若是沒有楊傑接下來的安排,他依舊有機會沐雨成蛟。可惜了楊傑一錯再錯!趙亞子曾經告誡冥絕當舍則舍,楊傑正是因為不舍得,錯過了唯一可以改變結果的機會。
楊傑說:“雖然我們完全可以不殺林俊,直接帶著僅剩的兄弟北上京畿或者東進歸雲。但是我心中恨死了林俊,想必幾位兄弟也是如此。不義軍全是你我拉起的架子,林俊何德何能有什麼資格摘桃子?
除掉林俊,不義軍散掉的人心依舊會重聚,那些散夥的兄弟回來後還是你我兄弟。你們幾個繼續留在山裏,做好轉移突圍的準備。而我則率領著一部人馬下山,找機會除掉林俊。林俊欺你我兄弟太甚,不殺他我心難安!”
七位渠帥一陣交頭接耳,看向楊傑欽佩的目光。不久,依舊是第一渠帥徐偉作為代表,說:“楊頭,兄弟們剛才商量過了,不能讓你一個人去冒險。我和老二鄭菊率領本部人馬陪你一起下山,老三黃芪、老五胡九、老七劉好、小八石椿和小九木柏帶著剩下的十萬人做好搬家準備。”
當聽到五渠人馬隻有十萬時,楊傑神色稍異,七位渠帥皆是麵露慚愧的低頭。徐維訕訕而笑,聲音略顯苦澀,說:“也沒啥好掖著的,不瞞楊頭,兄弟七個手裏人馬加在一起才隻有十三萬人。
雖然一直都有京畿路翻山越嶺來的逃民加入不義軍,兄弟們手下的人馬卻依舊越來越少。老四和老的六手下倒是略有增加,但和我們已經不是一路人。”
七位渠帥和楊傑不自覺的有種想要抱頭痛哭的衝動。不義軍舉事時,楊傑手下的嫡係將近四十萬,雖然分封了天下三十六位渠帥,其中的很多位有名無實,分到幾千人都是些雜係和舊部。但是個位數的九渠楊傑嫡係,卻每渠至少都是三四萬編製。
想不到就在他專注於和林俊爭權奪利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大幅度縮水到眼前窘迫局麵。怪不得林俊越來越態度強硬和橫行無忌,失去了手中的兵權,即便楊傑都看不起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