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起 第六回 張繡華陰縣奪美 狂獅龐家莊遭襲(1 / 3)

陷陣營離開還不到一炷香功夫,一陣急促馬蹄聲便從大街另一頭由遠而近,卻是張濟的侄子張繡帶著屬下騎兵來了。張繡自小父母雙亡,全賴叔父一手撫養成人。在張繡心裏,早就將叔父視作親生父親,聞聽家兵報訊便急急趕了來。至於京城內不得馳馬的禁令,則早被他拋於腦後。一見叔父與數位親兵立於門前,張繡不等坐騎停穩,翻身躍下,急步上前,問道:

“叔叔,您沒事吧?”

張濟長歎一聲,一邊招呼侄子隨自己入府,一邊將事情細說了一遍。最後歎道:

“今天叔叔我是丟人丟到家了,竟被一個親衛頭子吃得死死的。”

張繡早聽得滿心不悅,此刻終於插上話:

“這高順竟然敢在叔叔麵前擅自射殺叔叔手下,欺人太甚!繡這就帶兵去將他抓來給叔叔賠罪!”

張濟卻是連連搖頭,低聲歎道:

“我先前卻是想岔了。問題不在高順,而是他家主公……”

張繡也是一時衝動說出那句話。默然片刻,他心中冷哼一聲,臉上卻轉了笑容,說道:

“叔叔,您也莫要為那不識抬舉的鄒桂女掛心。侄兒前日在華陰縣郊外瞧見一女子,有沉魚落雁之色。容侄兒這就帶兵上門替叔叔將這女子接來吧!”

張濟聞言神情一亮。自打見過鄒桂女,再回頭看看自己那幾房妻妾,頓覺索然無味。現下聽侄兒如此說,忍不住興奮問道:

“此話當真?比之鄒氏如何?”

“侄兒拿人頭擔保,見過此女後,叔叔肯定不會再記得鄒氏為何人。”

張濟兩眼迷離地出了好一會兒神,這才拍了拍侄子的肩膀,笑道:

“那就麻煩侄兒了!”

“叔叔說哪裏話!繡自當效力。”

然而,張繡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目的地卻正是狂獅軍經過華陰縣時的落腳之處。

這卻要追溯到聯軍討董之時——

當日聽聞這個消息,萬煒便覺得這是個天大的好機會:開戰後董卓軍大部會被關外聯軍纏住,到時隻需殺了董卓,再協同聯軍重挫其舊部,便大局可定。這想法呂布是不屑一顧的,隻是看在義弟勞神費心的份兒上陪後者玩玩而已,壓根未當回事。某日,萬煒忽又舊傷複發暈厥倒地。偏生此刻,董卓命呂布出關迎敵,且對手還不是南路而來的“江東猛虎”孫堅孫文台。結果,憋了一肚子不快的呂布早忘了義弟所說“不要與聯軍結下深仇”,拿孔融和張揚軍撒氣,領著五千飛熊軍直衝對方軍陣,硬是一戰定乾坤,殺得對方大敗奔逃。

等萬煒到了虎牢麵對這麼個局麵時不由哀歎,別人費心怎麼打贏,可他義兄在的地方,卻是想輸都輸不了。然萬煒也是死不回頭的性子,說什麼也不肯放棄這等大好機會,絞盡腦汁想出了個拙劣的計劃:那便是在決戰之日,待董卓也到了戰場之後,讓狂獅假扮聯軍伏兵,作出個偷襲飛熊軍側翼的架勢。而呂布則以“防備側翼被襲”為由重新布陣,讓出前方陣地。在萬煒看來——事實也確實如此——聯軍上至大將下至小兵,打從心底裏不願跟義兄對戰。至於一般的董卓軍,聯軍占著人數優勢,倒是不在乎的。若能讓董卓軍陷入混戰之泥潭,那便是最好的了。

可惜董卓見機早,令呂布斷後,率軍撤回關城。萬煒為此很是懊惱了一陣,但因義兄一番話也便釋然:倘若董卓那般愚鈍,哪還能在西涼稱霸豪強?早變作塚中枯骨了!

而狂獅軍,為避免被覺察身份,早早逃離戰場。待一路狂奔進到華陰地界,眾人才慢下腳步。此刻,秦宜祿想起昔日在洛陽時救過的一個大商戶正是遷居於此。那名龐姓莊主曾多次盛情邀約,然當時秦宜祿還是陷陣親衛,軍規嚴苛,向來不許屬下士卒私交富貴,故而一直推辭。如今正好前去拜訪,順便也讓手下兄弟鬆乏鬆乏。

結果,狂獅才剛剛坐下開懷宴飲,外頭張繡已領著其嫡係錦繡騎抵達莊園門口。

因先有鄒桂女逃聘、繼而又是高順“挑釁”,張繡也是一肚子不快,盡管明知別人關門閉戶再正常不過,卻仍是心頭火起,對屬下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