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亂 第一回 英雄何必問出身(上)(1 / 3)

析縣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除去本地人與相鄰村鎮,幾乎無人知曉。萬煒也一樣。直到今時今日被義兄要求在析縣西待命為止,他才知道眼下自己等人所在位置叫什麼。他並不知道義兄對張勳軍到底有何打算,心中難免焦躁,不多一刻便不耐煩起來。然軍令如山,他還沒這膽子在這事上違逆義兄。便在這時,旁邊有狂獅親兵見萬煒一臉不安,出聲勸道:

“主公大可不必擔心。有溫侯在,就算把前軍全殲了不過是多砍兩刀而已,更何況未必就會打起來。”

萬煒倒不在意親兵出言輕狂——他自己也不擔心勝敗,單純隻是不爽無法親眼看個究竟——他隻是疑惑某個自己不熟悉的字眼:

“前軍?”

那親兵不知萬煒為何驚訝,呆呆點頭。萬煒微微臉紅,幹咳了一聲,又問:

“前軍是不是……先鋒?”

聞聽此言,那親兵恍然想起他們主公從未有過正經帶兵的經曆,了然一笑,說道:

“主公應當聽過‘三軍’這個詞吧?”

見萬煒點頭,那親兵便繼續解釋:

“所謂‘三軍’,其實就是前軍、中軍、後軍。調派斥候、開山架橋、疏通道路等等,都是前軍之責。他們會先於中軍出發,如此,即便遇上意外也有時間處置,不虞耽誤大軍行進。此刻張勳軍還在自己地盤上,走的又是大路,前軍與中軍相隔不會太遠,慣例也就騎兵一個時辰路程。不過,這距離要讓中軍那夥步兵來跑,少說也得翻倍。這麼長時間足夠做很多事了。至於主公說的先鋒,那並非軍中常設,而是戰前臨時委命之官長,責在臨機應變調動部隊——因為大軍會戰時,前線離主帥所在少則三五裏,多則十餘裏。就算令兵再怎麼快馬加鞭,來回一趟下來,也必然錯失戰機。先鋒是官名,與前軍無關,主公怕是被這字麵上的意思給蒙蔽了。”

萬煒訕訕一笑,表示自己明白了。可惜這親兵不知,那位大漢溫侯避開前軍不見,直麵張勳中軍大隊。袁術在這節骨眼上恰逢其會地派出大軍趕往武關,在呂布心裏,早已認定其來意不善,故而才會在陣前擺出上將派頭,硬要張勳過去拜見。至於那個袁氏子弟自己蹦出來送死,倒是不在呂布意料之中。

說話這功夫,萬煒已下馬坐到地上,對話告一段落,他忽然想起忘了個事兒,說道:

“講了半天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啊!”

親兵受寵若驚,躬身答道:

“屬下薛蘭。”

“你何時跟隨義兄的呢?”

萬煒是說者無心,壓根忘記並州軍以前可不是他義兄呂布的下屬,薛蘭卻是聽者有意,以為萬煒別有所指,不禁有些惶惑,低聲說道:

“屬下並非溫侯直屬,屬下……是入洛陽時才跟了溫侯……”

萬煒仍是沒想起並州軍先是內訌而後歸附呂布那檔子事兒,滿臉遺憾地撇了撇嘴,說道:

“那你也不知道義兄以往的事兒了。”

薛蘭雖不明白萬煒打的什麼主意,但既身為親衛,替主子排憂解難便是其職責。因此他認真想了想,說道:

“屬下雖然不知,但飛熊軍裏有人知曉。”

萬煒先是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飛熊軍的兵士雖是多是西涼人,可那幾位校尉大半出自並州。眾所周知的,當年呂布殺丁原、率兵將投了董卓。為穩定之故,董卓仍是讓呂布領並州人馬,直到後來與王匡一戰時才以“挑選精銳”為名,將兩者分離。當時曾有謀士擔心呂布不肯放手,然而大出他們意料的是,呂布就好像壓根沒看出董卓此舉的真實意圖一般,痛快地應承下來,隻是提出手底下幾名部將與自己配合慣了,想將他們一並編入飛熊。董卓正巴不得將這些軍校與其本鄉本土的士卒分開,當即點頭同意。

“那,你覺得我找誰來問最好?”萬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