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齊歡笑(2 / 2)

齊歡笑在家裏坐了一年多,知道這樣不是辦法,當時有個熟人就介紹一個市郊的農民給她,說是嫁了以後可以在村裏的小工廠裏做,不用風吹雨打日曬耕田。那男的有自己的房屋,雖然年紀大點,當年應該有四十歲了,但根正苗紅,而且是個養子,純粹的貧下中農。齊歡笑想想,確實現實上是最好的辦法,結婚不久就連續生了二次個孩子,這也算有個家啦。可能年令的問題還是性格不同,生了孩子後二個人就經常吵架,夫妻的關係很差,常常怨父母要她帶弟妹,搞到現在日子很難過。

其實齊歡笑也不算倒黴,很多嫁給市郊農民而且在村裏工廠有工做的知青,一般都不會招工回城,但她確被招工回城,安排工作。七十年代中期招工回城後,就隻能帶著少的孩子臨時住在父母的小房子裏。房子太小,齊歡笑隻能把孩子放在母親那裏,讓母親帶,每天來回坐近三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回到郊區的家住。到了七十年代底,她的丈夫也能回城了,因為他是養子,在舊社會是父母把他送給了別人。在七十年代底找到了父母,認祖歸宗,因為父母是城裏人,認親後就能把戶口遷入城市。

齊歡笑和她的丈夫算是有落腳的地放,但她的丈夫在城裏很難找到工作,主要是年紀大,又沒有文化和技術,也不想在街道的工廠打份幾十元的工。齊歡笑的丈夫在認回親生父母幾年後,父母和養父母都死了,怎麼樣說呢,那幾年他也盡到做兒子的責任,對父母和養父母都很好。齊歡笑的丈夫沒去打工,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他就去包拆改建的工廠和民居,有時候又去包那些起重和搬運貨物,在當時算是個小包工頭吧。

那幾年齊歡笑算過得最好啦,但還是常常和丈夫吵架,可能生活的方式不適合吧。她的丈夫很喜歡喝酒,抽煙,經常喝醉,喝酒醉了就亂講話,而且煙不離口,不注意個人衛生,這可能就是整天吵架的原因吧。雖然說地方有得住,屬於自己隻有二三十平方米,因為那間房子是祖上留下來的,幾房親戚住在一起,共用廚房,也就這樣,幾家人常常也為了小事吵架,不是這個吵就是那個吵,住得很不開心。轉眼就到了九十年代初,齊歡笑不幸的事又不段的來,可能她總是說命不好的原因吧。

小兒子得病死了,隻有十多歲啊。齊歡笑在那段日子裏,正天哭喊,無緣無故就罵丈夫,好像是丈夫是害死兒子一樣,搞到夫妻關係越來越差。倒黴的事接著來了,她工作快二十年的單位改製,要下崗了。丈夫可能能年紀大了,經常找不到事做。說實在,齊歡笑的大兒子中學還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也算有一份比較安穩的收入。碰巧她們住的地方要開馬路,回遷了一套二房一廳三十來平方米的新房子,在當是也算是好運。

新房住了不久,可能她的丈夫經常喝酒,不幸中了風,不但不能走動,連說話也說不出。由於她的丈夫沒有工作單位,就沒有醫療藥費報消,生活真的搞到很艱難。齊歡笑雖然有份臨時工做,但工資也不多。幸運的是兒子工資在當時也算可以。由於母子都要上班,沒辦法隻能把丈夫送到那些一般的老人康複醫院裏。在二千年後她的丈夫才去世了,由於要照顧父親,搞到兒子三十多歲還不敢找女孩子結婚。

可能齊歡笑感觸身世,也有可能怨恨父母要她帶弟妹,弄到書也讀不成,一生好的日子過不了幾天。她就在丈夫去世後,就去說是那種帶發修行,到邊遠的寺廟裏吃齋念經,當然,她也有幾千塊錢的退休金,不然也念不成。十多年前兒子也結婚生子,有自己的家了。

故妄言之,故妄聽之,沒有影射,沒有諷刺,如有相同,實在巧合,虛構矣,茶餘飯後之笑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