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雖自武祖以來,都崇尚隻修己身,唯己獨尊,講究一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循環漸進,精氣神三者並重,互相融合借鑒,相輔相成,最終融為一爐,以力證道。因此自古武夫隻聞證道而死,不見如三教之祖一般化道飛升。
武道對天地而言已算桀驁不馴,但比起那已經可謂偏激的魔道來還是大大不如。武祖曾言吾隻修己身,所以天地不再眼中,可謂猖狂,而八百年的魔祖卻更為大膽放肆,直言己身即天地,以己可代天,自創魔道,立真魔山,隻修肉體,天境隻下與武道差別不大,隻不過肉身更為強大而已。而天境之時,也劃分三種境界,天魔,真魔,造化魔。天魔要求融全身精氣神與肉身之中,再無罡氣心神之說,肉身舉世無雙,而真魔境界卻是在身體之中仿照天地自造天地,至於造化,何為造化,萬物生焉。
天地何其磅礴?人身何其玄奧?便是內視也不足以了解人身的完全奧秘,那麼自然隻有研究他人的肉身,解剖屍體。而魔道因為與三教的理念不合,自然難免大戰,三教合力,魔道怎能抵擋?理智的人更加瘋狂的研究,想要突破極限,甚至不惜以活人做實驗,而瘋狂的人則更加瘋狂,從而嗜血好殺,魔道由此真正淪為魔道。
五百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統天下,便是如今的北遼,當初的大漠也被收入其國土,右手春秋劍,左手狼煙刀,偌大一個江湖被他壓的闖不過氣來,無論是三教,還是劍道,魔道都不得不放下以往恩怨,隱隱有聯手之勢,當然後來因為佛門道教背信棄義,始皇禁武禁俠,儒教不知被坑殺多少儒生,多少劍士劍斷而亡,魔道也因性子倔狠差點一蹶不振,雖然後來昆侖下山,入京,誅殺始皇,天下終於恢複太平。但三教之間已經彼此勾心鬥角,關係複雜,而劍道與魔道好歹同患難,想必也不會袖手旁觀。因此,魔道與三教的關係終於緩和,魔道不再殺人如麻,視人命如草芥,三教也不再一見魔道就喊打喊殺,要替天行道。
這也是此前諸聖子隱隱猜出花想容身份,卻並未有什麼舉動的原因。如果是在五百年以前,墨家與論劍峰且不說他,三教之人早就替天行道,誅殺邪魔了。而無論在什麼時候,八百年以來,魔道之中的頂級勢力都有讓門下弟子在沙場磨礪的傳統,無論是正統的,傳自魔祖的魔道,如真魔山,天魔宮,還是那些因嗜血好殺而被稱之為邪魔的魔道,比如北遼的那座陷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