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季預測報告本章是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合作開發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的2008年春季預測報告。課題組負責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研究所陳抗教授、中國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李文溥教授;課題組主要成員:龔敏教授、胡朝霞副教授、盧盛榮助理教授、博士生王燕武、李鑫、胡應環。
第1節 2008年春季CQMM第四期預測的主要目的
2007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1.4%,比上年同期加快0.3個百分點。受世界市場糧食等價格上漲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反彈至4.8%的水平(漲幅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增長,並呈現不斷加快的態勢。同時,在國際市場的需求拉動下,出口增速回升而進口增速回落,導致外貿順差進一步擴大,貨幣供應量中外彙占款比重進一步加大。經濟增長投資驅動、出口拉動的特征依然明顯,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增大,流動性過剩已導致資產價格出現劇烈波動。
盡管為了降低投資,降低出口,減緩外彙占款的增長速度,2007年以來,一係列的貨幣、財政政策相繼出台。其中,在貨幣政策方麵,中國人民銀行先後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年初的2.52%上升到4.14%,一年期貸款利率由年初的6.12%上升到7.47%),10次上調準備金率(由年初的9%上升到14.5%),並從2007年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彙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在財政政策方麵,在提高城鎮土地使用稅以提高要素資源價格的同時,還調低了“高耗能、高汙染、資源性”商品以及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特別是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以回籠流通中的現金。然而,總需求“兩高一低”(即高投資、高出口、低消費)的經濟結構特征並未得到根本扭轉。盡管伴隨著由高增長帶來的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流動性過剩引發的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財富效應的渠道帶動了消費需求的增長,對於改變既有的國民收入使用結構不合理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與此同時,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已給當前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帶來較高的風險。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以下簡稱CQMM)依據支出法核算GDP的方式,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刻畫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揭示外部經濟波動對內部經濟影響的傳導機製,以及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彙率政策)的政策效應。自2006年7月投入運行以來,已成功發布了三次中國宏觀經濟的短期預測數據,並對人民幣加速升值導致的宏觀緊縮效應進行了模擬。隨著CQMM模型的不斷完善,近期的預測基本上成功地把握住了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方向,為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證方麵的支持。2007年春季CQMM第二次預測報告,針對當時貿易順差急劇擴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強的現實問題,定量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幅度的合理區間,不至於因過大的升值幅度而影響到經濟的平穩發展。2007年夏季CQMM第三次預測報告,針對當時學術界對國內經濟是否出現過熱的討論,調整模型並修訂2007~2008年的預測數據,得出經濟並未過熱的基本判斷,現階段的事實證明這一判斷基本上是正確的。本次發布是CQMM第四次發布,主要目的有:(1)根據2007年的經濟運行情況,結合當前世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判斷我國2008年經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2)基於我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較高,模擬世界經濟的傳導機製,以此分析美國經濟及歐盟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3)依據模型預測結果,為宏觀經濟當局提供政策建議。
第2節 2008~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預測
一、模型外生條件的假定
1.人民幣彙率。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趨勢的前提下,假設人民幣彙率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升值7%、4%,到2008年第4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彙率會突破7.11關口,到2009年第四季度,將達到每一美元兌換6.97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
2.美國及歐盟經濟增長速度。
受美國次貸危機及國際原油價格高居不下的影響,2008年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家或區域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根據IMF2008年1月29日所作的更新預測,假定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由2007年的2.2%下降到2008年的1.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由2.7%下降到2.3%;歐盟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由2007年的2.7%下降到2008年的1.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然維持2007年水平。
3.商業銀行1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2007年中國人民銀行共6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由年初的6.12%提高到7.47%,上調了1.35個百分點。由於國際收支急劇擴張,銀行體係流動性問題加重,貸款擴張壓力依然較大。上半年央行共10次上調了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由年初的9%上調至現在的14.5%,以鞏固調控成效。但是,投資需求擴張的動力諸如宏觀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投資回報率高、資金來源充足、要素價格定價過低等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盡管2007年前3個季度的投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由於這些因素的影響,投資需求依然有可能快速反彈增長。為抑製消費價格指數與投資需求的過快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007年12月21日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0.18個百分點,預計2008年貸款基準利率將會再次提高。假定2008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分別有一次上調,幅度分別為0.18和0.27個百分點。2009年,由於外部經濟環境不利影響將進一步加重,尤其是美國經濟發展放緩帶來的負麵衝擊,可能將迫使央行降低利率,以防止經濟波動過大。假定2009年將有兩次降息,幅度也分別為0.18和0.27個百分點,那麼,作為反應市場供需的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實際有效利率的具體變化趨勢。
4.國際原油價格。
根據美國能源部2008年2月12日《能源展望》的預測,2008年底,WTI(西德克薩斯中介價)口徑的國際原油價格將由2007年底的91.69美元,下降到81.00美元,2009年底進一步小幅下降到80.00美元;RAC(煉油廠平均采購成本價)口徑的國際原油價格將由2007年底的86.69美元,下降到76.00美元,2009年底進一步小幅下降到75.00美元。
二、2008~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