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經濟篇——參透經濟學中的博弈思維(1)(1 / 3)

1劉備為何能“借”走荊州

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麵。但是在赤壁之戰爆發以前,孫權集團內部形成了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和以周瑜、魯肅為首的主戰派。弱小的劉備集團派諸葛亮與孫權商議聯吳抗曹,孫權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與劉備結盟,共同抗擊曹操,盡管當時劉備隻有萬餘人的兵力。

曹操20多萬軍隊在長江北岸,而孫劉聯軍約5萬軍隊在長江南岸。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讚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麵10艘滿載浸油的幹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係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曹操陣營。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

孫劉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餘船,引軍退走。此役過後,實力最弱的劉備得到了最大的勝利果實——荊州被順利“借”走。

赤壁之戰後的結果看似有欠公允,其實是形勢使然。因為麵對曹操的進攻,如果孫權和劉備都選擇投降,則孫權的損失要比劉備大得多。劉備可以說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沒有多少可損失的東西。在這樣情形下,隻要孫權是一個理性人,他就必然要選擇抗曹的策略。因為他首先要維護自己集團的利益,至於在維護的同時,被劉備揀了便宜,那也沒辦法。

孫劉聯合抗曹這件事正切合了前麵所介紹的智豬博弈模型。赤壁之戰中的孫權一方其實扮演的就是智豬博弈中“大豬”的角色,劉備一方則是揀了大便宜的“小豬”。赤壁正麵作戰的是孫權,出大力的也是孫權,但最大的勝利果實———荊州卻被劉備摘去。多出力並沒有多得,少出力並沒有少得,這就是孫劉在赤壁之戰中的博弈結果。

智豬博弈在社會其他領域也很普遍。在一個股份製公司中,股東都承擔著監督經理的職能,但是大小股東從監督中獲得的收益大小不一樣。在監督成本相同的情況下,大股東從監督中獲得的收益明顯大於小股東。因此,小股東往往不會像大股東那樣去監督經理,而大股東也明確無誤地知道不監督是小股東的優勢策略,知道小股東要搭自己的便車,但大股東別無選擇。大股東選擇監督經理的責任、獨自承擔監督成本,是在小股東占優選擇的前提下必須選擇的最優策略。這樣一來,從每股的淨收益來看,小股東要大於大股東。

這樣的客觀事實為那些“小豬”提供了一個十分有用的成長方式。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於外界的力量,是很難成功的。我們看一下智豬博弈就能明白這一點:小豬的優勢策略是坐等大豬去按按鈕,然後從中受益。也就是說,小豬在博弈中擁有後發優勢。在博弈中,搶占先機並不總是好事,因為這麼做會暴露我們的行動。對手可以觀察我們的選擇,作出他自己的決定,並且會利用我們的選擇盡可能占便宜。

到底是選擇先發還是後發,在博弈論中,就要先分析形勢,按照風險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則,把風險留給對手,把獲益的機會把握在自己手中,做一隻“聰明的小豬”。

2共同知識引發的奇怪推理

有這麼一個村莊,村裏有100對夫妻,他們都是地道的邏輯學家。

但這個村裏有一些奇特的風俗:每天晚上,村裏的男人們都點起篝火,繞圈圍坐舉行會議,會議議題是談論自己的妻子。在會議開始時,如果一個男人有理由相信他的妻子對他總是忠貞的,那麼他就在會議上當眾讚揚她的美德。如果在會議之前的任何時間,隻要他發現妻子不貞的證據,那麼他就會在會議上悲鳴痛哭,並企求神靈嚴厲地懲罰她。再則,如果一個妻子曾有不貞,那麼她和她的情人會立即告知村裏除她丈夫之外所有的已婚男人。這個風俗雖然十分奇怪,但是人人遵守。

事實上,這個村子每個妻子都已對丈夫不忠。每個丈夫都知道除自己妻子之外,其他人的妻子都是不貞的女子,因而每個晚上的會議上,每個男人都讚美自己的妻子。這種狀況持續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來了一位傳教士。傳教士參加了篝火會議,並聽到每個男人都在讚美自己的妻子,他站起來走到圍坐圓圈的中心,大聲地提醒說:“這個村子裏有一個妻子已經不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