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很吃驚地問:“天空不就是那麼大點嗎?你怎麼說是很遠很遠呢?”
鳥兒說:“你一生都在井裏,看到的隻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麼能夠知道外麵的世界呢!”
聽完這番話後,青蛙很不以為然,它想:“世界就是這麼大呀!”
後來,井水幹涸,青蛙渴死了。
這是一個人們早已熟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蛙由於不了解外麵的信息,便以為世界隻有井口那麼大,從而不願跳出井口,尋找另外的生活,最終落得個被渴死的下場。在現實生活中,為了逃脫“被渴死的命運”,我們必須努力地收集信息。
不論是在商場還是在生活的其他領域,都有廣泛的信息網絡,及時收集到有用的信息,是我們能夠獲取成功的關鍵。但是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辨別信息的真偽,以防被錯誤的信息所蒙蔽,作出錯誤的決策,重蹈龐涓的覆轍。
公元前341年,魏國和趙國聯合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王派田忌率領軍隊前去救援,徑直進軍大梁。魏將龐涓聽到這個消息,率師撤離韓國回魏,而齊軍已經越過邊界向西挺進了。當時齊國的軍師孫臏對田忌說:“那魏軍向來凶悍勇猛,看不起齊兵,齊兵被稱作膽小怯懦。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就要順應著這樣的趨勢而加以引導。兵法上說:‘用急行軍走百裏和敵人爭利的,有可能折損上將軍;用急行軍走五十裏和敵人爭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隊。’命令軍隊進入魏境先砌十萬人做飯的灶,第二天砌五萬人做飯的灶,第三天砌三萬人做飯的灶。”
龐涓行軍三日,看到齊國軍隊中的灶越來越少,就特別高興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膽小怯懦,進入我國境才三天,開小差的就超過了半數啊!”於是他放棄了步兵,隻和輕裝精銳的部隊日夜兼程地追擊齊軍。孫臏估計他當晚可以趕到馬陵。馬陵的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適合埋伏軍隊,孫臏就叫人砍去樹皮,露出白木,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又命令一萬名善於射箭的齊兵隱伏在馬陵道兩邊,約定晚上看見樹下火光亮起,就萬箭齊發。龐涓當晚果然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白木上寫著字,就點火照樹幹上的字,上邊的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互不接應。龐涓自知無計可施,敗局已定,隻能拔劍自刎。
在龐涓與孫臏的博弈中,龐涓最終落得個拔劍自刎的結局,就是因為他被孫臏製造的假信息所迷惑。為了跳出“井口”,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必須努力收集信息,同時甄別信息;否則,結局可能會比不跳出去更悲慘。
3信息:成功的關鍵
生命的意義在於掌握主動,而掌握主動的途徑就是比別人更早、更快地獲取信息。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控製世界黃金市場和歐洲經濟命脈二百年的大家族,他們極其重視信息和情報。內森這位傳奇式人物的表現很讓人稱道,但最讓人稱奇的是,僅僅在幾小時之內,他就在股票交易中賺了幾百萬英鎊。
故事發生在1815年6月20日,倫敦證券交易所一早便充滿了緊張氣氛。由於內森在交易所裏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交易時他又習慣地靠著廳裏的一根柱子,所以大家都把這根柱子叫做“羅斯柴爾德之柱”。現在,人們都在觀望著“羅斯柴爾德之柱”。
就在前一天,英國和法國之間進行了關聯兩國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如果英國獲勝,毫無疑問,英國政府的公債將會暴漲;反之,如果拿破侖獲勝的話,公債必將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