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信息篇——信息是博弈成功的籌碼(1)(1 / 3)

1信息的優劣和多寡決定勝算

信息對於博弈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以前有個做古董生意的人,他發現一個人用珍貴的茶碟做貓食碗,於是假裝很喜愛這隻貓,要從主人手裏買下。古董商出了很大的價錢買了貓,之後,古董商裝作不在意地說:“這個碟子它已經用慣了,就一塊兒送給我吧。”貓主人不幹了:“你知道用這個碟子,我已經賣出多少隻貓了?”

古董商萬萬沒想到,貓主人不但知道而且利用了他“認為對方不知道”的錯誤,大賺了一筆。由於信息的寡劣所造成的劣勢,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誰都不是先知先覺,那麼怎麼辦?為了避免這樣的困境,我們應該在行動之前,盡可能掌握有關信息。人類的知識、經驗等,都是我們將來用得著的信息庫。

華爾街早期曆史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海蒂·格林是一個典型的葛朗台式的守財奴。她曾為遺失了一張幾分錢的郵票而瘋狂地尋找數小時,而在這段時間裏,她的財富所產生的利息足夠同時代的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生活一年。為了財富,她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掉所有的親情和友誼。無疑,在她身上有許多人性中醜陋的東西,但是這並不妨礙她成為資本市場中出色的投資者。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決定任何投資前,我會努力去尋找有關這項投資的任何一點信息。”

有了信息,行動就不會盲目,這一點不僅在投資領域成立,在商業爭鬥、軍事戰爭、政治角逐中也一樣有效。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說明掌握足夠的信息對戰鬥的好處是很大的。在生活的“遊戲”中,掌握更多的信息一般是會有好處的。比如談戀愛,我們得明白他(她)有何喜好,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投其所好,不至於吃閉門羹。猜拳行令(南方人喜歡在喝酒時猜拳助興),如果知道對方將出什麼,那我們絕對會贏。

信息是否完全會給博弈帶來不同的結果。有一個劫機事件的例子可以說明。假定劫機者的目的是為了逃走,政府有兩種可能的類型:人道型和非人道型。人道政府出於對人道的考慮,為了解救人質,同意放走劫機者;非人道政府在任何時候總是選擇把飛機擊落。如果是完全信息,非人道政府統治下將不會有劫機者。這一點與現實是相符的。在漢武帝時期,法令規定對劫人質者一律格殺勿論。有一次,一個劫匪綁架了小公主,漢武帝依然下令將劫匪射殺,公主也死於非命,但此後國內一直不再有劫人質者。相反,人道政府統治下將會有劫機者。但是,如果想劫機的人不知道政府的類型,那麼他仍然有可能劫機。所以,一個國家要防止犯罪的發生,僅有嚴厲的刑罰是不夠的,還要讓人民了解刑罰(進行普法教育)。因為他如果不知道會麵臨刑罰,就不會用那些規則來約束他的行為。

從人類有史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意識到信息對於生活的重要影響。信息實際上就是我們博弈的籌碼,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未來將會麵對什麼問題,但是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確決策的可能就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台上,掌握的信息的優劣和多寡,決定了我們的勝算。

2“井底之蛙”難逃被渴死的命運

有一隻青蛙生活在井裏,井裏有充足的水源。它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每天都在歡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隻鳥兒飛到這裏,便停下來在井邊歇歇腳。

青蛙主動打招呼說:“喂,你好,你從哪裏來啊?”

鳥兒回答說:“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而且還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所以感覺很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