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深山難行(1 / 2)

羚族經過五天的時間追上了野馬群。野馬群沿著一條已經凍住了的小溪往西南方向前行,一路上可以發現雪底下依然有一些枯草和未脫落的種子。

整個小溪是順著高山的峽穀流下來的,峽穀很窄,有的地方隻能一匹馬通過。而峽穀兩邊的高山上經常傳來虎嘯和狼嚎。

穀中也偶爾看到被撕咬後的馬匹的殘骸。間或有衝積成的沙灘,每次宿營石路都把營地安排在沙灘上。

追上野馬群以後狩獵隊組織了一次圍捕,在一個葫蘆形的山穀段中成功堵住了八匹跑的慢的馬,暫時解決了食物的問題。

但是天氣越來越冷,桑把能夠發下去的獸皮都發下去了,物資隊裏幾乎沒有多餘的。獵獲的野馬的皮也不能立即用,隻能湊合著過。

好在峽穀越往上樹木越多,到捕獲野馬的地方,峽穀周圍都是森林了。石路組織人手用石刀和火燒等方法砍了不少手腕粗的樹,把帳篷的支架更新了一遍。

令人遺憾的是一直以來都沒發現石路認識的礦物,現在想要尋找,大雪蓋住了地麵,沒處下手。

收拾完野馬肉,去除可能招來狼群的血腥味以後,石路召開了一次隊長會議。這是頭一次正式的把受傷的鹿族狩獵隊長引入會議,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把新來的人分配到各個組裏。

老人和兒童交給巫統一管理,受傷的和疾病的由巫帶著老少照顧。十四個狩獵隊員除傷病的暫時補充到和和薛的隊伍裏,十六個婦女抽出六個補充到物資隊裏,剩下的分到兩個采集隊。

石路讓桑做了一下統計和記錄,理清了現在羚族的人口和物資分配情況。

到目前為止,有兒童45個,算是隊伍龐大了,有好多都能夠幫助幹活兒,巫的人手足。四十多歲的老人八個;勞動的成年婦女三十九個,其中兩個采集隊二十三個;物資隊十六個;當中懷孕的有十四個。

成年男子四十二個,包括石路有獵手四十一個,巫就一個:他還沒找到學徒。全族總共一百三十四個人。

食鹽由於原來鹿族的加入加上原來有的,還是能夠維持三個月左右。

獸皮嚴重不足,沒有鮮肉的補充,肉幹能夠維持半個月左右。

根據石路自己的估算,有了鮮肉則暫時可以不用動用肉幹,但是也需要每天消耗二百多斤肉才能維持現有的速度,否則就追不上野馬群。

采集隊幾乎無法出動,冬天能夠找到的野菜和果子幾乎沒有。剛剛捕獲的八匹馬也就一千多斤肉左右,頂多維持一周上下。

桑在晚上對石路說,如果在大荒原並不需要每天吃這麼多,可是在沒有野菜瓜果,又是在冬天的深山中行動,不得不維持這樣子的分配。

石路感覺壓力特別大,維持這麼多人的生存太難了。這個蠻荒的時空隨時會出現危險,冬天也才剛剛開始,才下了兩場雪,至少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春天才能到來。

族內每天都是靠著獵物的肉維持生活,算起來吃肉的標準比現代人還多。實際情況卻是這是唯一的食物,冬天極難獲得植物類食物的補充。如果減少每天攝入肉食的量,族人的身體無法抵禦嚴寒。

他也感歎自己運氣好,能夠追逐著這群野馬,否則隻憑原來的肉幹,冬天都過不了。

新來的成員也還不錯,融合的幾乎沒有問題。也許是這環境裏沒有太多的社會概念,能活著就不錯了。

不管如何還得繼續上路,周圍一片蕭瑟,山穀中幾乎沒有別的能夠捕獲的獵物。走走停停過了十天,大概不到一百多公裏的時候,峽穀終於到頭了。

彎曲的峽穀的盡頭是兩座山脈的交界,這裏有一塊很大的坡地,大概三四公裏長,一公裏寬。地麵幾乎沒有樹,都是一些被積雪覆蓋的雜草。

坡地北麵是由西向東的連綿的山,就是星星湖邊上能看到的高山,實際不算太高。南麵同樣是由西向東的山,但是更高更大,遠遠望去山頂都是積雪,也許有些是常年的冰川。

兩座山脈其實基本聯係在一起,隻有在星星湖附近,充滿著峽穀和較為平坦的高地。

這樣的地貌讓石路很迷惑:貌似地理課上沒有見過!不論是歐洲美洲都沒有相類似的地形!也許是視野的原因沒有看全吧!按照地貌特征和別人描述的冬天的長時間,應該是冰河末期了。石路隻能這麼安慰自己。

在峽穀盡頭的高地上休整了三天,又遇上一場更大的暴風雪,帳篷都被吹走了幾個,破亂的獸皮被刮得呼呼響。好在高地邊上也有森林,在森林邊宿營稍微好一些,除了該死的狼嚎和虎嘯依然在附近,就沒遇到太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