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現在也麵臨著許多問題。首先是圈舍不夠,其次是圈舍的設計需要改變。
兔子喜歡打洞,經常把兔棚周邊的土地挖的亂七八糟,有時候還逃脫了。而野豬則是顯得好動,堅實的牆都會被拱倒。
馬匹則是十分挑剔,不幹淨的草料和水都不吃,而且每天不牽出去溜一圈就嘶叫不停,石路都懷疑這是馬也許是驢子。
但是在下雨天,要完善也比較難。野雞相對好一些,不過遇上最大的問題是這些鳥會飛,而且好鬥,一百多隻集中在一起往往鬧的不可開交。在繁殖季節,公雞常把雞蛋給啄破。所以石路決定重新的規劃一下。
石路讓陸果在采石場的後麵規劃下,找到一塊幾百畝的地,統統的建成圈舍。完成後把動物們依次安排過去,原先還在馬場這邊的馬和剛剛捕獲的鹿都移到小溪南邊。
而幾隻小狼則繼續在小溪北邊,省得它們去騷擾那些兔子。為此石路還特地在小溪上建了一座木橋,就是簡單的用原木搭在兩岸。
等陸果把新的圈舍建成以後,讓他從勞動組中抽出一些人,組建了養殖小隊。他們的任務就是集中的照顧這些動物,所有與動物有關的飼料、飲水都歸他們管。
兔子現在已經很多,每隔一段時間後勤組的都會殺一些作為補充的鮮肉。鮮魚卻是一直不缺,魚塘裏一直都有捕獲的各種大魚。
石路讓人挖了更多的魚塘,把一些雜食的魚挑出來分開養殖,又把一部分的圈舍的管道和這些水潭連起來,給魚塘施肥。而附近的河裏則暫時不捕魚,等秋天再說。
不久後,由於連續的十多天雨一直下,動物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現象,而野雞也死了幾隻,看起來是得了疾病。
巫帶著人用石灰水給圈舍消毒以後,石路發現導致生病的原因很可能是飼料的問題。采集野草後都堆在一起發黴,加上動物飲水大部分都是從小溪裏弄來,氣候的潮濕就滋生了各種毛病。
為此,石路決定給動物們部分的熟食。他決定在圈舍邊上蓋了個專門的窩棚,擺上幾個大陶鍋,把部分的雜草弄碎了煮一煮,作為飼料投喂給這些野性依舊的動物。
今後每天動物的飲水都燒開,巫還弄了一些常見的草藥,熬成水攪拌在飼料裏。經過幾天以後,動物的症狀基本得到緩解。
這也讓石路注意起這個時代不論是動物還是人,對於瘟疫和疾病的抵抗能力都非常的弱。
為了提高防疫水平,他又讓巫在以前的基礎上更嚴格的製定了族裏的衛生規則,同時把以前一個月喝一次大鍋藥改為兩次。
整個雨季就這樣忙碌而有序的過著,陸果也陸續的完成了新房屋的建設。地裏的作物長勢喜人,可能是土地肥沃的原因。
在除草以後,石路讓人把積肥池裏的肥料統統的清空一次,都運到田地裏施肥。等手把手的教會了負責的人如何除草、排水、施肥以後,他就不再關注,讓人去照料著。
今年的勢頭很不錯,各方麵也讓石路滿意。隻是在養殖上,規模相對小,還不能滿足族裏的需求。為此石路特地的讓民兵隊組織了一次捕捉野豬的行動,在豬圈搬到新的地方的時候已經有三十多頭,大部分是小豬。
同時由於又發現了山羊的蹤跡,經過和跑了幾次三岔河以後,也圈養了四十多隻。石路想的是準備在今年更加擴大一些,能夠真正獲得穩定的肉食來源。
明年的耕作已經計劃好用部分的牲畜,今年新開墾的土地明年應該能夠用犁了,隻是犁頭是個難題。
暫時馬匹雖然夠用,不過耕作的時候不是最好選擇。最讓石路有些遺憾就是到華穀以後沒有發現牛和綿羊。
陸果的努力逐漸的見了成效,現在村子的房屋已經擴展到馬場以外,柵欄也修了不少。隻是屋頂還是不讓石路太滿意,瓦的生產也該提上日程。
瓦的工序沒有陶那麼複雜,瓦車也沒有製陶的轉盤那麼複雜,在還沒有金屬工具的時候就能製陶,製瓦也不成問題。
石路帶著研發的小組經過試驗後,做成了幾架瓦車。又找到了比燒磚的土稍微好一些的粘土,以後就讓薛開始製作瓦。
俘虜們就被調來挖土和加工瓦泥,隻要等到天放晴就開始製作,石路打算年底把屋頂都換一遍,這樣更加通風。
那邊薛開始忙碌以後,石路就著手準備開發桑葉泉的溫泉。溫泉需要繞一些距離才能引到村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