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狩獵過程完成時剛剛進入四月。石路明白,即便是不去做這次大規模的狩獵,山穀裏也能提供足夠的食物。隻是那樣子需要每天抽出大部分的人力,而耽誤自己的計劃。
同時,他也明白盡管這兩年以來他的威望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但都是建立在完善和發展了狩獵以及居住條件上獲得的。
族裏的人並不缺少聰明人,像在他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組織過程中,配合他的長老們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不過他們的眼觀畢竟有限,如果貿然改變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把原有的生活方式改變的話,他們就會有一些看法。
這一年多的時間,不論是弓箭還是陷阱漁網,提升的是狩獵的水平。而狩獵是人們賴以生存了幾千年甚至更久的手段,怎麼改進都沒有改變部落靠著狩獵為生的生活。
建設房屋則是把居住條件的提升,竹排和騎馬也是提升原來的行動能力。隻是種植和養殖的時候,多少就有些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比狩獵能夠更好。
如果一下子隻憑著自己的威望,轉變賴以生存的方式,未知的風險會讓人不敢前行。如果沒有石路超越這個時代的思維,從狩獵到種植養殖的生活將要用上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換。
因此,石路一直以來都是本著循序漸進的過程,潛移默化的改變部落的思想觀念。
長老們也經常擔心石路提出的發展農業的問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要如何開展,如何總結。所以在小規模的實驗的時候他們並不表現出太多的看法,隻是現在食物的豐富讓他們更相信了狩獵的手段。
石路也觀察過族人的心態,弓箭推廣的時候,假如一兩次不成功,不要緊。回到傳統的捕獵模式也能活,浪費不了多少時間。
隻是在他多次提出未來要用農業替代狩獵的時候,他們都有些懷疑和猶豫。畢竟這個事兒需要占據大量的人力和資源。
目前種出來的少量東西還沒有真正吃過,人們沒有看到糧食代替獵物的可行性,很多人就怕這麼冒險會挨餓。
而現在,通過去年秋天的狩獵和今年的春季狩獵,儲存了足夠的食物。石路才真正的能夠推行自己的農業計劃,也讓族人內心不在那麼的擔憂。
至少到了秋季的時候,如果種植養殖不成功,新的狩獵季節就到來了,也不用擔心食物短缺的問題。
人類社會的總體特點就是,並不會因為領導的威望大而無限的相信你不會犯錯。人最初的願望都是現實的,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先讓眾人看到希望。
好在石路通過這一係列的活動打消了別人的擔憂,族人也願意跟隨著石路進行新的建設。
一開始石路也是打算用著威望去推動著族人,不管他們知不知道發展的方向對與否。隻是這樣子的被動學習並不適合他所要的發展。
隻有讓更多的人積極的跟著他去學習和開拓,未來才有更多人能夠成為助力。他寧可耽誤一點春季的寶貴時間也要完成在食物豐富季節的儲備,就是為了從心底先讓眾人放心。
等狩獵活動結束,安定了族人的心以後,石路的農業建設就正式的開始了。四月底去年的冬小麥就可以收獲,在雨季時可以種一季春小麥。按照今年的種子數量,可以種植一百畝左右。
水稻是剛剛開始播種,出芽率不太好。雖然去年采集的野稻曬幹後有四十多斤,秧苗也隻夠能開拓十多畝的水田。
粟米今年也應該能夠種個五十畝左右,加上豆子,南瓜以及芋頭等,整個四月份需要開墾兩百畝的土地。
根據去年的種植情況看,所有的作物加起來,一畝地一個種植季節的產出能養活一個人將近九個月左右,比起後世還是遠遠不足,不過配合上適當的狩獵,倒是基本夠。
大規模的開荒就在全族周圍開始了,石路帶著族人把華村後邊的土地都燒荒了一遍。燒荒很簡單,劃定要開墾的區域,把裏麵的竹木全砍倒。能用的粗大的和結實的送回村裏儲存,其他的就作為燃料就地點著。
等植被砍倒之後,在周圍挖出一些防火的溝渠,引來水灌滿。過了兩三天以後,砍倒的樹木竹子用引火的材料能夠點著的時候,族人們就在各處放火。
燒荒的地邊上還布置了網,預備抓捕跑出來的動物。燒荒的收獲也不小,大的動物雖然沒有多少,不過一些兔子、狐狸、野雞、黃鼠狼、獾等紛紛的逃出來,鑽進網裏或者掉進防火溝裏被淹死了。
族人們一點也不浪費,把這些收集起來也獲得了將近千斤的肉和幾百張皮。這也幸虧這兩年附近的大型動物被獵的差不多,否則不會有這麼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