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3 / 3)

寬度最寬的就是華穀最寬的地兒,十裏左右,北邊到河岸,南邊就到西南山脈的山腳。幸虧有馬,而且這些馬也熟悉這一帶,不然搜索到邊上都得要一個月。

石路把這狹長的地帶命名為梅河盆地,這盆地以後開發成耕地的話,十多萬人都能養活了。盆地和三岔河之間的地帶,是比神馬山還高一些的山脊。

在山脊東邊,和發現那裏有一片梅林,比華村的梅林還大,於是這山脊就被命名為梅花山。

這樣,華穀的河邊南岸基本上被探查清楚,從三岔河到梅花山、梅河盆地、神馬山一直過了十裏平原,就是華村。這部分占據了華穀的絕大部分麵積,梅河北岸隻有少量的平地。

搜索完華穀的這一區域以後,石路把竹排停在了三岔河的地方藏起來,帶著民兵沿著最南邊的河向上遊出發。

一路上都是幽深的峽穀,兩岸都是高高的懸崖和茂密的森林,越走海拔也越高。幸虧這些馬在遷徙的時候有著穿越猙獸山的經曆,不然就會和普通馬一樣吃不消。

走了一天以後,峽穀才算走完,盡頭是一個瀑布和深潭。瀑布從高處落下,幾百尺左右,非常壯觀。

瀑布周圍的植被和華穀的顯然是兩個世界,這裏大都是落葉林和針葉林,森林裏隨處可見一些鹿和熊的足跡。

找到通往瀑布上遊的路以後,一群人又沿著河繼續西進,這時候發現河水已經變得平緩,不像在峽穀中那麼急。

又走了一天,終於走到森林的盡頭,這是一個高地上的荒原,周圍植被不多,附近的高山頂上有一些積雪。

石路覺著到這裏也差不多了,南梅河估計就是從這附近的群山中發源。因為河流在這不是很長,再往前的話身體可能吃不消。

民兵在河邊搭起帳篷,又找到一塊草很肥美的地把馬安置好以後就在附近打獵。石路打算在這休息一天,查看周圍的狀況,采集一些藥材就返回。

半夜下起了雨,眾人紛紛起床照顧馬。石路起來後,站在臨時馬棚邊上的山坡往遠處看。突然發現西南邊山上有火光,在雨中看不清有多遠。

沒辦法去查看,他隻好多派了兩個警戒的民兵以防萬一。第二天天剛亮,就聽到警戒的隊員大聲的喊有動靜!

石路迷糊的爬出了帳篷一看,在營地南邊有一群人靠近。這群人都披著頭發拿著骨矛,數目大概一百多人。

走到離營地五百米左右,這些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朝著帳篷圍了過來,一部分則奔向馬匹。

圍著帳篷的人飛奔過來,接近五十米的距離時,他們開始投擲標槍。一陣聲響之後,標槍插在帳篷前的空地上,有幾個人嗚嗚哇哇的跳出來喊,很像是警告。

石路趕緊讓民兵們跑向馬匹,翻身上馬,等第二輪標槍投過來的時候後退幾十米。看到民兵騎上馬,這群人先是一驚,又迅速靠近。

這時石路讓牛箭帶著弓箭隊瞄準跑最前麵的人,射出了一輪沒帶毒的箭支。射完以後,他就一馬當先,和也拿著長矛帶著隊伍跟了上去。

敵人一看弓箭一下子射倒了十幾個人,紛紛後退,又看到馬追了出來,還不等頭領下令就往西南的山上跑了過去。

民兵們一直在後麵追著這群人,一路上射箭加長矛,又傷了他們二十多人。抓獲了頭領一樣的人之後,石路命令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