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1 / 3)

華村裏這時候到處都是曬製的獸皮和肉幹,薛這段時間也停止了燒製陶器和煉銅,而是建了更多的窯烘烤鮮肉。

烏人這時候則是在不停的燒炭和曬肉,神馬穀那裏的兩個據點裏也曬滿了各式各樣的肉類和獸皮。石路回到村裏以後就召開了長老會議,決定新的策略。

桑首先盤點了一下現在的物資狀況。經過這次華村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狩獵,曬幹以後的肉能做成三十萬斤的肉幹,魚幹也能有個十萬斤。這是部落目前的主食,能夠吃到明年六月。

另外今年由於燒荒過的地方竹筍長的多,筍幹也有幾萬斤,還有一些夏天把已經發現了的梅林(包括梅花山的)中能用的果子曬成梅幹。

羚羊皮和鹿皮已經幾萬張,這包括以前的都沒用完。今年狼皮也不少,將近兩千張,都是民兵隊捕殺被肉味吸引來的不速之客;此外還有一些虎皮和熊皮。

狐狸皮倒是不多,不過兔子皮卻是最多,這些年附近猛獸減少而這種動物就開始大量繁殖,加上部落也養了不少。

銅現在隻有一百多斤的存貨,煉出來的都已經做成武器和工具,陶器卻有幾千,大部分是薛在過去陸續燒出來的,目前連烏人都用上了陶碗。

??????

桑說完物資的情況以後,葉則說了目前能夠動用的人力。現在人手比去年充分,不過由於種植和養殖的擴大,還是顯得缺了一些。不過教育組水鹿的成果使得已經有一百多未成年的孩子能夠承擔一些技術性的活兒,為此她提議讓水鹿進入長老行列。

石路決定,等烏人中一半以上能夠說簡單的華部落的語言就讓他加入。和提議應該擴大民兵的人數,現在有了兩個村外的據點,加上捕獵時都遠離村子,人手有些不足。

商討以後,石路決定讓現有的護衛隊加入民兵,同時把民兵增加到一百人,而新的護衛隊也要組建,暫定為五十人。

陸果希望把勞動組內的分工能更明確一些,設立一些固定的小隊,巫也提出現在他的人手不夠,特別是狩獵的時候受傷的人多,他和幾個徒弟忙不過來。

針對長老們的意見,石路把勞動組中,煉銅、製作陶器和燒製磚瓦的獨立出勞動組,稱為冶煉組,由薛統一管理。

研發和製作各種工具,指揮建築的也獨立出來,成立匠人組,他親自帶領。

葉繼續負責後勤組和護衛隊的事兒,協調部落內的人手,資源調用,管理村內的內政,後勤組改名為內務組。

桑則負責物資的統計,各組的協調,協助石路處理族內事務,同時暫時兼管教育和製作衣物,新成立一個製衣組,她兼任組長。

水鹿繼續負責教育,而巫所管的事物也將分為兩部分,祭祀、觀察天象節氣將劃歸為神廟管理,神廟暫時就是華洞和議事大廳,等明年正式的改建為更好的廟。未來婚喪儀式都要由神廟處理。

巫的弟子中對祭祀和天象比較擅長的負責管理神廟,而對醫術比較拿手的負責管理醫院,醫院就是在原來給病人治病,隔離新加入成員的院子。

這樣巫就可以比較專注的整理族裏的資料,研究祭祀活動和醫術,他隻要統管兩個部門,不用再具體的去勞累。

陸果的勞動組分成種植隊,養殖隊,采集隊和建築隊,族裏的主要生產任務都將由他管理,包括煮鹽和采礦,為此他還兼任護衛隊的副隊長。

石路自己統管一切,大部分的活兒都交給長老們,除了民兵和向外搜索以外他都不直接負責,隻用指揮長老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