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水路開拓(2 / 2)

不一會兒,許多人集中在湖邊,看著石路的船,投擲了不少的標槍。可惜距離太遠根本看不清。吩咐人把船靠近岸邊一些,居然看到這些人也在射箭!

隻是用的是木條做的弓,威力太小,隻有十米左右的射程。箭支嘩啦啦的全掉進水裏,船卻離他們二十米。看見弓箭不管用,角部落的紛紛撤退——他們搞不清到底是誰。

石路沒有理會他們,又沿著湖的北岸向西邊走。岸邊到處可見一些從荒原中流出來的溪水彙入湖中。走到一百裏左右,就發現了曾經在羚氏族心目中食物豐盛的大河的入口。

這條河很寬,但是不太深,船沿著上去了十裏左右就差點擱淺,竹排倒是還能夠向前,竹篷船帶來的話,應該也沒問題。不過石路不想現在就探測大荒原,而是繼續退回湖裏查看湖的大小。

一路走來,湖邊除了以前就知道的常駐的角部落部分人以外,還沒別的氏族出現。動物群依然在北方,還有一個多月才陸續遷徙到這,然後回南方過冬。

荒原的氏族這時候正在灌木深處追逐著獵物,這裏不像羚羊穀那地方,是動物遷徙時集中的通道,散布在整個大荒原的動物不知有多少。

最終,出了荒原大河向西航行了五天,將近五百裏的時候,到達了熟悉的起點。當初羚族就在這裏被攻擊,然後逃亡了差不多一個冬天後到達華穀。

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兒,那時候石路剛剛到這個時空,生存還艱難,而如今自己的兒子都一歲多,馬上葉也要生了。

過去戰鬥和居住的地方,如今也不知是哪個族冬天在此,留下了很多痕跡。為了表示紀念,他找到當初漆族長去世的地方,刻上了“華氏三年七月二十八重遊此地”幾個字。

到西邊盡頭,熊族已經在湖邊住下,今年他們提前到達過冬的區域。罷對於石路的突然出現感到很意外,同時也被木船嚇了一跳。

上岸後,石路發現熊族的人增多了些,隻是罷有些憂心忡忡。今年他交換出去的東西,最終引起了大荒原裏的部族們的貪念。

傳說中的華部落並沒有出現,這讓他們放心的對熊族動手。熊族的反擊一開始雖然奏效,隻是後來許多的部族都學會了使用弓箭,特別是角部落和狐部落之間的幾次戰鬥都用上了這種新的武器。

部族們最想要得到的是鹽以及陶器,其次是弓箭。他們在吃虧以後,就發現這類東西是大荒原中獲取更多利益的利器。

陶器沒有人能製造出來,鹽也沒有人會煮,弓箭卻被簡單的模仿。新的比較白的鹽在大荒原中出現,使得西北控製著鹽湖的強大部落也開始尋找這種鹽的來曆,熊族為此遭受多次攻擊。

隻是今年熊族增多了人口,換取的食物也多,所以即便損失了幾十個人,也沒有傷元氣。在鹽已經不多的時候,石路的到來就等於是救命一般。

作為熊族來說,現在的華部落就是其最大的靠山,如同過去能直接從西北的部落換取到鹽的氏族一樣,他們需要一個背後的勢力支持著他們。不然的話,冬天的時候,他們就會遭到更多的攻擊,甚至可能滅族。

石路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把這近千人的氏族納入部落中,隻是一個完整的氏族很難被瓦解,隻要他們的族長和巫存在,就不可能幹涉其內部事務。石路遇到過的虎族、桃部落、、以及熊族都這樣。

目前看來這些部族貌似是和華部落站在一起,隻是這種聯係並不緊密,也不符合石路想充分調動人力資源的要求。

在熊族的事情上,他打算給予有限的支持,隻要對方不被滅族,通過他們獲得大荒原的人口補充,才最符合當前華部落的利益。

這幾年來他已經把這個時代的規則摸透了:戰爭俘虜基本被殺,被交換了的族人認為自己已經不被原來的保護神庇護,失去族長和巫的部族認為自己已經是被神拋棄。

這個原因使得華部落之前獲得的族人都不會想離開,華的優越生活更讓他們增強了凝聚力。但如果是強行的捏合一個完整的部族,他們就會認為這是對保護神的背叛。桃部落的巫在得知華部落也供奉山神的時候才同意聯盟,就是一個明證。

熊族希望華部落能夠出動人幫助他們打一戰,讓荒原中的部族不敢小看自己,並且也願意付出一百個人。石路以人少,要慎重為由,沒有立即答應,而是進入了權衡。

打是一定要打,隻是到什麼程度,他沒想好。這是個難處理的問題,畢竟華部落不可能把資源用在這裏,路途又遠,好處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