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營地後,石路又交給熊族兩百斤鹽和五百張獸皮,還有三十個陶器。這是作為定金,等秋天快結束的時候,熊族需要交給石路相應的人。
如果熊族能換到更多,他也將帶來肉幹和魚幹同其交換。自此,長老會議上決定的人口緊急補充計劃已經實施完畢,剩下的時間就是給新來的人準備好住處,等待交換的最後結束。
牛箭已經做好了二十個木排,都是用較粗的樹木捆起來的。木排邊緣還圍了一圈欄杆,以防止頭一次航行的未來族員暈船時掉進水裏。他們是被交換的人,不是俘虜。
大荒原的規則中,被交換的人就成為接受他們的部落的人,要服從新的部落的規則,否則他們絕不下水。
熊族人就拒絕登上華部落的船,因為大荒原中有許多人喪生在水中。其實並不是他們不會遊泳,而是大荒原中能遊泳的猛獸不少,夏天湖裏還有鱷魚,人進入水中的時候就會被攻擊。
幾千年的傳統教育著人們,在地麵上遇到猛獸你可以跑,在水中你跑不掉。
熊族則認為現在石路他們已經得到水神的保佑,他們一定找到了祭祀水神的方法,所以能在水上活動。
其他的沒有找到祭祀方法的部族如果學著去做就會很危險。新族員們倒是很淡然,他們已經是華部落的成員,自然的也就同時受到水神的保護,族長也要求他們下水,於是就沒有抵觸的,都在努力適應。
石路回到臨時營地的第二天,他就帶著隊伍出發,先沿著湖的南岸查看一番情況,然後就順著河往南回歸。
湖水的水麵已經有所下降,他必須在水位還高的時候回去,不然兩個渡口就可能讓木船擱淺。隊伍一邊航行一邊還做另一件事就是捕魚。湖裏的魚除了岸邊幾乎沒有人抓,收獲很豐富,讓隊伍不再擔心糧食問題。
當隊伍到達河口時,返回的隊伍到湖的最東邊停留了一天,目的是修理船和木排,準備進入水流很急的大河。石路很擔心峽穀中那個大拐彎會讓船翻掉。
牛箭帶著人修理,他則向東南邊的山行進,開始搜索動物們遷徙時翻越的高山,這條路也是熊族翻越過的。
就在湖邊五裏以外,有一片巨大的荒草區域,幾乎沒有什麼灌木。延伸到山脈邊緣時,草也逐漸消失,一條長著矮草的土路就展現在眼前。說是路也不確切,那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地帶,延伸到山脈中的幾個峽穀,開始分叉。
很明顯這通道是長年累月動物集中遷徙形成的。至少散布在荒原南邊的動物都是通過這條通道前往南方,根據這幾年觀察到的規模,每一次遷徙的羚羊至少幾十萬頭,其他的動物也不計其數。
正是因為這種遷徙,大荒原才養活了這麼多的部族。或許遷徙的道路不僅僅是在羚羊穀和跨過梅河,不過這條路上的猛獸和鱷魚每年都能享受兩次大餐,現在加上了華部落。
在回湖東營地的路上,隊伍遇上了一群拿著木弓和長矛的獵手,足足四百多人!他們一看到石路的人就圍了上來,試圖把十幾個人的隊伍全部包圍。
石路趕緊讓民兵準備,隨時要射出有毒的箭。同時,隊伍逐漸的往南靠,通過草叢和灌木掩護自己。當這群人靠近弓箭的射程的時候,石路瞄準最前麵的一個人,射出一支箭在他腳下,以示警告。
箭嗖的一聲往前飛,插在泥土上,對方也紛紛射出箭但射程隻有十米,根本夠不著民兵所在的草叢。
突然聽到那個最前麵的人轉身對後麵的人大吼一聲,所有人就把武器下垂著。那人把身上的武器交給旁邊的人,攤著雙手走上前來。石路也讓民兵們把弓弦放鬆,走出草叢。
“我是狐部落的族長楓紅,對麵是不是今年大荒原上傳說的華部落?”那個走向前的人說道。
他長的也很高,接近一米七,比起石路還是矮了些,披著髒兮兮的長發,眼睛邊緣塗著黑色的眼圈,臉上塗滿褐色的顏料。身上除了腰部圍著一片都差點蓋不住屁股的獸皮以外就沒其他東西,全身毛發比石路還旺盛。說話的口音帶著大荒原的味道,隻是和華部落的有所不同,好在能聽懂,畢竟說的和自己部落裏來自猶族的人一樣的話。
“我是華部落的族長石,楓紅族長有什麼事?幸好你及時停止了攻擊,不然就會被我的箭射中,然後毒死。你應該聽說過角部落的遭遇。”石路說道。
楓紅捋了捋用繩子綁在頭發上,一直垂在背後的紅色狐狸尾巴——那是族長的象征,然後說道:“石族長,去年幸好你們攻擊了角部落,讓他們受損以及恐懼,暫時放棄了追逐我們狐部,不然我們沒有時間把氏族聚集起來,度過那個離開星星湖的冬天。這個夏天我們一直在尋找華部落,隻是連和你們最密切的熊族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