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2 / 3)

魚塘規模繼續擴大,現在已經擴張到各處。耕地邊上,神馬穀附近,陸果挖了十多個大的魚塘,有的還順便給莊稼澆水用。

裏麵的魚可以夠全族人加上俘虜吃半年。陸果甚至舍不得在華穀裏捕魚,都是到外麵的雲夢澤下網,那裏水道密布,是天然的魚塘,魚也比穀裏的大。

盤算了一下發現,這時候的部落裏的糧食加上肉類,不用再發愁挨餓,就算一下子增加了些族人,也能等到下一次的豐收。

也正是到了現在,才能正式的告別對狩獵的依賴。也可以騰出更多的人手,進行開發建築以及探索周邊地區。進一步的對原始的集體模式改革也有了物質基礎,可以說,這是部落的一種新生的開始。

明年石路可以把勞力集中在建設中,路要修,碼頭以及幾個生活據點也要增大規模,河邊也應該準備一些防洪的措施。

為了讓糧食有充分的保障,他讓陸果帶著勞動組,動用一千人的俘虜,新開墾了四千畝的麥田,冬小麥的種植規模擴大到五千多畝。水田上種上了油菜,明年就可以用菜油點燈,再也不用難聞的動物油脂了。

眼下手頭還有重要的事兒處理。錫礦是首先要解決的,為此石路親自帶隊前去虎族查看。到了虎族的營地時就如同進入地獄裏一般,瘟疫給他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清點了一下還活著的人,族人隻有不到一百人,都是患病後痊愈的,臉上同樣可怕;抓來的野人倒也沒跑掉,更沒趁機攻擊虎族。奇怪的是他們當中被感染的不多,也隻死了幾十人,現在在虎的營地裏還有五百多的野人,其中還有幾個勉強能說大荒原的語言。

虎族是徹底完蛋了,活著的幾個,也沒有能力重建氏族。最後石路決定把這些人收編,然後到錫礦那邊建設一個新的據點,所需物資由華村提供。這個點暫時命名為錫村。

民兵中有十幾個是瘟疫中感染後痊愈的,他們不願就到神廟以及陵園勞作一輩子,還是願意在民兵裏。這次他們聯合提出希望駐守在錫村,防止有部族來侵擾,石路同意了。

石路先帶著人把所有虎族的痕跡全部除掉,他們的帳篷以及物品都被一把火燒了。遺體也全部蓋上幹草樹枝燒掉,不過沒有搞什麼祭祀活動。

活著的人,原來的物品全扔了,石路也不管他們是男是女,也不管十月的氣候下,這裏的河水已經冰冷刺骨,讓他們脫光了洗一遍。做完這些以後,就先讓他們到錫礦那裏開始用新的工具挖礦。安排好以後,石路就返回華村,準備今年最後一次去大荒原。

陸果親自帶著人去錫村建設房屋,他要趕在河水冰凍前完成。不過由於地勢高,錫村附近的水麵基本凍住了。這裏已經來不及取土造磚,他就選擇鋸倒了不少粗大的樹,做成木屋。

屋頂也是把木頭劈成兩半蓋上。這裏的采礦點實際上是山洞,於是在洞口也被蓋上了草棚,防止雪的進入,圍繞著礦區建造了木頭柵欄,瞭望台,引來水源,村子就算完成。錫村第一批建了二十間木屋,不是很牢固,能熬過一個冬天再說。

路也得重新的開辟一條,特別是要有一條冬天也能運送給養的通道。陸果就選了從錫村出發偏向東南,繞開瀑布直達南梅河所在的峽穀中。

這樣比起從瀑布那裏往下繞就近了五裏。錫村建好以後,陸果又沿著南梅河的峽穀草草的修理了一下路,砍了一些草木。在峽穀的中間,平日來運錫礦時需要過夜的地方,陸果修建了五座木屋,供給往來華村和錫村的人住宿用。

這個位置相對比較好,往上到錫村需要一天,往下到三岔河隻要一天不到,隻是上來到這裏需要一天。如果是以前路沒有經過運輸礦石而修理的時候,這個峽穀騎馬都得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