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2 / 2)

醬油的提煉不如酒這麼方便。有些醬壇子由於壞掉了,漏氣,讓裏麵的東西都產生了怪味。

扔掉大部分的醬以後,石路才得到一小碗不太純的醬油,雜質很多。沒辦法隻能繼續的實驗,現在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隻要完善了製造工藝就能成功。

桃一直在村裏轉悠,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地方她都看了一遍,華部落如何建房,如何打磨工具,都看了個遍。比如陶器,她能看到沒有燒製的粗坯以及燒製成功的器具,不過一直搞不懂這是怎麼弄的。

華部落使用的弓箭也比他們得到的射程遠多了,而且威力更大。當然最讓她困惑的應該是如何把那些見人就跑的野獸馴服的,野豬、山羊、牛馬和鹿都聽從人的指揮。

還有那幾隻狼,依然保持著野性但聽話。最後她總結這一定是神的奇跡,桃部落要學好久才能學會。看完一切後她就返回了自己的部落,那裏還需要她指揮著采集和狩獵。

據點工程完成的很快,幾天後就收尾了,這得益於人手的增加。

城牆地基也在五月中旬徹底的挖好,已經可以開始大規模的建設了。在第一塊基石被放進去的時候,石路按照原來時空的傳統舉行了一個儀式,那一塊石頭上被塗上一些雞血,然後巫用一些古老的語言禱告,全部長老都集中起來參加了祭祀。

陸果這時候已經被調回,他的南梅村建設已經完工,那裏隻需要土磚牆加上稻草麥稈的房頂就行。

石路曾經建議他用土牆,不過陸果不善於堆砌濕乎乎的泥巴,而且那需要很長時間的幹燥過程。夯土的話這裏的土質又不合適,最終智能從村裏把土磚調過去使用。

建設的開始讓工程組人力出現了短缺,一千桃族人被送往南梅河穀修路,替換回大部分的工程人員。這是石路考慮到城牆的建設比路的建設更需要熟練的人而決定的。

陸果也把生產組中的一半人調來參加建設,照料牲畜和莊稼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地基需要大量的石頭,施工不到十天,就把俘虜們囤積了幾個月的石料消耗一空。

陸果就把遊民以及原本參加生產組耕作的俘虜都調到采石場,用突擊式的方法采集石料,石路也把三個工匠派過去監督,他們的任務是觀察需要改進的地方,不能解決的就回來報告給族長。

城牆建設的同時,華坪的具體規劃也將要得到落實。這塊長達一裏多的平地,單是建設一個給外來部族交易的區域已經綽綽有餘,剩下的地方也得利用起來。

暫時由於不必要多少建築,空餘的地帶暫時作為軍隊的練習場所。在靠近城牆的一帶,石路規劃了幾個魚塘,中間留下通往外界的路,這樣也起到一定的阻礙大規模人馬進來的作用。

交易區裏建起了幾排草棚,供外來人居住和交易。建築中間留出了一條街道,街道上的溝渠通往沼澤邊,以後汙水可以排到那裏積肥用。最主要的建築則是幾個院子,作為招待外來重要客人的地方,因為長老們都不希望自己內部被偷窺。

建設倒是容易,隻是如何引來交易的部族是個難題。

大荒原的人到達這裏比較困難,除非是石路把陸路通往星星湖的具體位置通知他們,那樣每年秋季就會有許多部族到來。南方的話就是通過桃部落活動的區域前來,隻是不論怎麼樣,山穀裏實在不是一個合適的交易地點。

而且,石路也考慮,自己要同這些部族換什麼好。人口的話並不能一直都交換,獸皮和肉類,華部落已經擁有了一個最佳的獵場,在這個時代的硬通貨鹽,卻是自己的特產。

除非是華部落有意的擴散一些知識,把負擔較重的生產活兒交給他們承擔,這樣就能利用資源和技術優勢,同他們換取糧食、肉類和皮。

想來想去依然想不出什麼好的計劃,不過交易區的建設依然沒有停。至少到今年年底,石路希望在這舉行一次秋會,並且把這種活動常態化,減少部落出動去交易的成本。

“或許應該安排一個容易控製的部族,居住在羚羊穀,給他們找到生存的方法,為我們在那邊守住獵場。”和給石路出了個主意,他還是念念不忘狩獵的事兒。隻是如果長期在那捕獵,遷徙的動物們說不定就從別的路走了,所以石路依然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