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場(2 / 3)

盡頭處,草甸兩邊的山脈連在了一起,草地分布也收窄。幾座大山攔在的前麵,到處可見懸崖。南邊依然有稀疏的林子分布,北邊就隻有懸崖山的孤樹和野草。

北梅河就在這裏發源,幾條小溪流從山間流出來,會合之後沿著草地往西南流去。再往西,就得翻過高山了,遠望去也看不到頭。

根據馬行進的速度,這裏離著東南邊的森林邊緣,大概有二百裏,差不多是兩個華穀那麼長。路途上除了石頭就是各種野花野草,間或會有一些高山灌木叢。

草甸最寬的地方就是森林邊緣,有七八裏,最窄的地就是河的源頭,最後幾乎收攏到一處。這片草原的地形,就像一個放大版的鑄造銅矛的模具,不過矛頭指向西而已。

探查完東西的走向後,石路又帶著探險隊沿著兩邊搜索,尋找有沒有人活動過的痕跡,以及通往山上的道路。

草甸中偶爾能發現一些遺落很久的石器,南邊的山腳也不時看到用火的痕跡。不過看起來,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了,這些東西至少是十年前。

北邊倒是有一些山洞,洞裏也曾經有部族居住過。洞上畫的圖,有的是來自大荒原的標記,有的是來自西邊的標記——探險隊中有原來的戎人,他們見過類似的圖案。

通往北邊山脈的路很少,隻有東邊和森林交彙的地方,有幾條支流從北山的峽穀中流下來。派人進去峽穀中走了一趟後,看不到最近有人走過的痕跡。隻有沿途不時的會發現一兩個火堆,或者人的遺骸。

石路把所有收集到的東西聚攏到一起,分析了一下,發現這裏人的活動蹤跡,至少都是十多年前。這十幾年來,草甸是一塊未被人知曉的土地。

現在是五月剛剛開始不久,草原上的植被,才剛剛開花。一些華穀裏三月末就開花的野草,在這裏還正冒花骨朵兒。解凍不久的冰水劃過草叢的痕跡,四處可見。

比起錫村,這裏春天的到來還晚了半個月,種植可能就不大適合。立體氣候的差異,讓這裏和華穀形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格局。

“未來在這建設一座神廟,然後把詩句偷來用用。”石路開始瞎捉摸。

要說做牧場,這裏是比較合適的。特別是華部落擁有的山羊和鹿,最適合在這裏生長 。

鹿在大荒原,本就是遷徙最早的動物,它們一向是隻享用三四月的嫩草然後鑽入山中,秋天天氣涼了才往南走。這裏氣溫就十分合適它們生活,隻要在寒冷前把它們送回華穀就行。

山羊那種喜歡懸崖和樹葉的動物,就更合適了。草甸邊緣多的是灌木,加上兩邊懸崖陡坡不少,適合它們進食。最重要的是在南邊的山上,隊伍抓獲了它們的同類,本來就在這生活的野山羊。

這裏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穿過南邊的森林,下到三岔河。這一路上艱難重重,根本沒有路。河道的落差又十分大,如果在這怪石嶙峋叢林密布的地方修路,比造城牆都難。

身邊也沒有能商議的人,所以石路就隻能邊查看邊想。

雲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晚上休息時,就安慰他說:“北梅河不通,中梅河也許通呢。”石路一想也對,北邊不通,那兩河之間的的地帶,總會有相通的地方。

於是,探險隊就開始在南方的山上找通道。石路把隊伍分成兩部分,一隊從東往西,石路帶著另一隊從西往東開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