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獲十多隻山鼠之後,探險隊所帶的鹽用完了,石路隻好帶著眾人回到修路隊那裏,補充物資。
這時中梅河的河岸兩邊一片繁忙。幾百人拿著刀具沿路砍伐,不久毛路就能通行。山坡腳下,中梅河能通航的山穀裏,石路打算在十多裏長的平整地帶建設一個新村。那裏就將作為鹿和羚羊過冬所在。
為了安排那裏的建設,石路下了山坡,進入河穀中查看了地形。百裏村早就在河穀中建了幾個伐木場,石路就把新村的建設交給村長負責。圍繞著伐木場,新的圈舍要建立起來,運輸通道也要完善。
把鹿安排在這裏之後,冬天拉雪橇時,百裏村就作為調度中心,分發各處所需的牲畜。至於山羊,那是提供肉食的,同時也是積肥的需求。
如果今年在羚羊穀的遷徙季節到來的時候,派人捕捉更多的適合飼養的動物,明年牧場上就能形成規模了。那樣,獲取肉食和皮毛,就變得容易一些。
玉河高原上,放養幾千隻鹿和羊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以後部落擴張,那裏就成為牲畜品種培育地帶。別處需要時,就可以從那裏調撥出去。
運輸隊依然忙忙碌碌,石路吩咐他們回到華村後,讓和帶著一些步兵和騎兵,到高原同他彙合。同時,百裏村也要就地製作一些網和調集工具,為捕捉野驢做準備。
“山鼠怎麼辦?”雲問道,“那些皮真的非常好,冬天做帽子最合適了。”
“等牧場建成後,考慮在那裏養殖吧!這東西也不是必須品,不用急。”石路說。
等和帶著人到了之後,擴充到三百人的隊伍就帶著工具回到了玉河高原,準備開展捕捉行動。
高原上的草已經達到了最繁盛的階段,石路讓修路的隊伍先把南玉山上的據點 修好,並且正式的給玉村定名。村長和祭司都任命好了,他們到來後,就將直接投入建設中去。
這一次要修建的據點有三處。除了中梅河下遊河穀和玉村之外,鹿河以及中梅河的交彙處,也要建設一個村,這裏定名為鹿村。含義是,放牧鹿群時要路過的村。
修路加上據點建設,人手又不夠了。不過石路隻讓運輸隊回去告訴陸果處理,他自己就投入捕驢和查看四周環境的大計中。
陸果指揮著士兵們,在群山和草甸上奔波,繼續和那群在山中吼叫的馬的親戚捉迷藏。和帶著另一隊人,根據追蹤的人留下的記號,選擇合適的地點,準備同捉馬一樣對付驢。
這時候,驢群也增多了,石路確定了有三群驢,每群一百頭左右,數目龐大。由於有備而來,捕捉就變得容易多了。
幾天的功夫,一半的驢就被捉住。由於這東西的反抗,還弄死了二十多頭。
“這肉比馬肉好吃多了!”和咬著烤熟的驢腦袋說道。這麼些年,他的食量一直都那麼大。
“不過捉住後,要用來幹活的。你看生活在山上的驢,比馬好多了。”石路對他說,“你可別故意弄死幾頭啊,等繁衍的多了,自然有的吃。”
“不會不會,我知道,這是要騎著打戰的。”和說道。
“那把你的烏龜馬換給別人,你騎一頭驢吧!”石路說,“年初你不是把一頭鹿給推下冰窟窿了麼?對驢子可別這麼幹了。”
石路說的是年初的時候,和帶人一路護送運輸隊。他想吃鹿肉,不過鹿都在拉著雪橇呢,運輸隊長也不會答應他半路就宰了吃。
和就趁著人們不注意,把一頭鹿給推進了邊上的冰窟窿,然後裝作驚慌的大呼小叫。鹿撈上來早凍死了,和也吃到了肉。
和一陣窘迫,支支吾吾的說他又不是白拿的,已經按照石路的要求扣除了自己的工分。石路也不管他這破事兒,而是吩咐他繼續捉驢,同時也把能捉的山羊和其他動物都活拿了。
驢子的訓練就比馬難多了。這些家夥的確吃苦耐勞,不過搞定了頭領,其他驢可不買帳,這和馬完全不一樣。石路也不能把它們的鼻子給穿上韁繩,就和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