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1 / 3)

桃河牧場已經建立起來,陸果帶著人在那裏把桃部落住過的草棚改造成馬棚,薛也在那裏建了磚瓦窯。華楓也帶著騎兵隊進駐,正在那裏訓練。

同預料中的一樣,山羊和鹿在那裏不大適應相對濕熱的氣候,牛倒是過得十分安逸。這樣,開發牧場的念頭在石路的想法中越來越強烈。

不過是否就在北梅河那裏建新牧場,他還是有疑慮,畢竟那一帶路途十分不便。為此他先研究了一下南梅河的上遊,當初發現銅和他的族人的地方,也是高山草甸。

派了一隊人去探查之後,他一邊在百裏村做規劃,一邊聽取華村的彙報。這期間,桑又為他生了個女兒,名字還沒有定,要等他回去取。石路決定先等探險隊回來,就回華村一趟。

十多天後,去南梅河上遊的探險隊回來了,並且把畫在羊皮上的簡易地圖給他看了看。雲這時也幫他研究和看圖。這樣,石路就多了一個幫手,不再那麼累。

“從南梅河修路通往山上,比在北邊的草甸要遠許多啊。”雲說。

“按照去年修路的速度,我們需要用三千人,修一年才行。”石路說,“運送物資太難。”

說著石路把中梅河到那個草甸邊上的高地一比,畫了一條線:“如果修這條,你算算看,大概多久。”

石路不想修太好的路,隻需要牲畜能通行,二輪馬車也能過就差不多。回來時的路上,地形已經查探清楚。

“中梅河同那條小河交界的地方,需要一座橋。”雲說,“雖然別的地方可以從河裏過去,不過太遠。”

“這是整個路最難的地方,先回華村再決定吧!”石路想先回去看一下人手的安排,根據能抽出的人數,決定是否修橋。

回到華村之後,石路先看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並且把小女兒取名叫做玉。這是根據發現的草甸取的名,那裏的河就像玉帶一樣,蜿蜒在草原中。

同時,那裏也被命名為玉河高原。北梅河也被稱為玉河,高原兩邊的山就叫做南北玉山。這樣,石路的每個孩子,都有以自己命名的地方。

詢問了陸果勞力的分配情況後,石路決定建設牧場。他讓陸果安排好一千人,然後送到百裏村,那裏將作為新的築路起始地。

看完女兒後,石路又到了百裏村,補充好物資之後,探險隊又出發了。這次的目的是中梅河上遊,查探要修路的地方。

回到玉河高原後,石路把那高地所在的地方命名為玉村,今後作為牧場的核心。這裏也不缺水,兩邊的山上都有溪水流淌。而且東西兩麵的山,也起到避風的作用。

流向中梅河的小河,就叫做鹿河,道路將沿著河修建。由於植被不多,所以隻需要把沿途的樹木雜草除去,一些坑窪的地方填平,雙輪馬車就能通過。

確定了北段的路之後,南段的就好辦了,隻需要選好造橋的地點,然後沿著中梅河一路砍開,就能通往下遊。

當造橋的地點剛剛選定的時候,陸果派來的人已經進入了中梅河峽穀,開始從下往上修築工作。在三岔河附近,工程量不大,他們可以沿著水路進入山穀中,十多裏的地方才開始清除樹木。

石路決定兩頭進行。修路的人被抽調了一半,先沿著探險隊砍出來的通道進入上麵,從上往下修。等兩頭彙合後就開始造橋。

這段路隻有兩個難關,一個就是橋,另一個就是要繞開水流很急的河岸,找到更平緩的地方往山上延伸。不然直直的在山坡上,馬車很難通行。好在這裏地形沒有南梅河路那麼複雜,很快就能完工。

築路的時候遇到最大的難題還是運送物資。竹排隻能把東西運進中梅河下遊十多裏的地方,從那開始就是山坡。

探險隊已經走了兩趟,石路知道馬和牛都不適合在未完工的路上運送重物,於是他想到了驢。說幹就幹,留下一半的人負責保護修路隊不受野獸攻擊之外,他帶著探險隊進入玉河高原,開始尋找驢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