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上任伊始,先揀最拿手的幹??成立攝影愛好組。報名的學生很多,主要是都對照相機感興趣。葉飄零說,人太多不行,就一架相機,輪不過來。但是動員誰誰都不肯走。葉飄零就想一個辦法:分批分期地換人。她讓學生站成一排,一二三四地報數,逢到五的倍數者出列。這樣一共站出來六個學生,算是攝影組的首批成員。
葉飄零為此專門請溫衛庭搭渡輪過了江,又坐汽車進城,買回來整整一打黑白膠卷。
葉飄零又說,人像攝影必須要有模特。她在校園裏轉悠來轉悠去,從每一間教室的窗口探身往裏看,把幾百個學生的麵孔體態都放在眼裏過了過,反複地斟酌和比較,最後選定了小芽。
林小芽的眼神裏有內容。她請小芽站在一堵土坯牆的前麵,對她的幾個門生講解說。你們看她身後的背景,再看陽光在她和土牆之間構成的陰影,從這幅畫麵你們想到了什麼?
不等學生回答,她忽然地把相機塞在一個學生手中,三兩步奔到小芽麵前:"不不,你不能這麼站,這樣的姿勢太僵硬,毫無美感。你試試這個動作?"
她轉身,後退一步,背靠土牆而立,身體往左邊側過來,頭部向右邊扭過去,兩者之間組成了兩個相反的平麵。她又將右邊的胳膊盡力伸展,手掌貼住牆麵,仿佛要感覺牆體的溫度似的。左邊的那隻胳膊,她試了幾個姿勢,覺得都不妥,幹脆背到了身後。然後,她把腦袋微微仰起,臉上的表情在一瞬間變得專注而凝重,她的皮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鼻梁挺峭,像是某種欲望的座標,嘴唇似開似合,在驚訝和渴盼之間遲疑不定,整張麵孔的深處升騰出明亮和動人的光輝,使站在旁邊的小芽忍不住地砰然心跳。
心情和神態居然可以表演,而且能夠演繹得如此美好和神聖!
小芽的心裏,從這一刻開始,對葉飄零有了一種異樣的崇拜和迷戀。
葉飄零示範完了剛才的動作,腳尖在地上輕輕一點,身子從牆上彈出去,轉一個漂亮的弧形,站到了小芽的前麵。
"你過去,照我的樣子,做一個看看。"她簡短地命令小芽。
她本著完美主義的態度,親自搬動著小芽的肩,胳膊,臀部,轉動小芽腦袋的側角和仰角,尋找眼睛的最亮點,退後幾步看看,再奔上去稍做修改,像是對付一個精心構思的雕塑作品。有幾秒鍾時間,她的麵孔距小芽的鼻尖那麼近,小芽甚至感覺出她皮膚上的熱氣,是溫暖而發散的,滲雜著陽光下花開的香味。小芽不知道這究竟是女人皮膚該有的氣味,還是葉飄零用了某種特殊化妝品的緣故。
從她的雙手傳導給小芽的暗示也非同一般。那雙手柔軟而有力度,手指的語言斬釘截鐵,帶著一種不容抗拒的專橫。被她的指尖觸摸之處,小芽的肌肉馬上變得靈性起來,每一根韌帶的伸展和收縮都那麼得心應手,每一個細胞都飽滿得如同花朵開放,簡直就是肉體本身對葉飄零手指的心領神會的呼應。
葉飄零眯縫著眼睛,用壓得很低的聲音引導小芽:"不不不,你不必拘泥某一種固定的神情,你可以變化,按照你心裏想到的一切,任何一個飄忽而過的念頭,一個情感的片斷,甚至是一個笑話,一段音樂……你想到的東西都會在眼睛裏有所流露,那就是眼神,是凝固在照片上的最可貴的痕跡。"
小芽把自己的身子靠在牆上,感覺到了吸飽陽光的牆體異常溫暖,後背和臀部都非常舒服,完全可以支撐住身體的全部重量。於是她放心地讓自己的靈魂在這片野地裏自由飛升,緊貼身後斑駁的土牆,飄搖和擺動。
葉飄零率先攝下了有關土牆和女孩的第一個鏡頭。接著她抓緊時間把相機傳給旁邊的學生,教他如何調整光圈和速度,用變異來獲得不同的效果。然後相機再傳給第三個人,第四個人……在緊張傳遞的過程中,葉飄零時不時抓空自己親自拍上幾張,把她認為的小芽最好的神態記錄下來。
整個的拍攝活動中,鳥不飛,蟲不鳴,草不動,連喧鬧的蘆葦都不再歌唱。一切都變得偉大和神聖。
藝術的魅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超越平凡,讓混沌初開的鄉村孩子們享受到了人類的創造之美。
這一次攝影活動的照片,葉飄零一張一張地衝洗出來,揀出最好的幾張重新放大,跟其他幾個小組的詩歌、作文、繪畫作品一起,專門布置出一個展示欄,張貼在校園最醒目的地方。小芽在照片裏的神情各各不同,有的憂傷,有的快樂,有的堅定,有的又很迷茫。下課的時候同學們爭先恐後擠過去看,指指點點,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