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肉眼下的人與魔(2 / 3)

錢知峒出了客棧,行走在半是草原山坡半是城市矮樓的縣城邊陲,路上掏出手機看了時間,已經是淩晨兩點過了,寒風往來草原上已不見那類似瘋魔的兩人,當下還是快點找到另一家客棧住下才是上策。

先前帶錢從錦官城出行時,四爺千叮嚀萬囑咐,說這錢務必在年三十之前送到陳家老人手上,不能走銀行卡彙的路子,因為在地興幫內亂風波之後,一直常在孫六聖才頭頂周旋的浩然正氣已經有所警覺,如果在這個時候用銀行彙款,那麼人家一定會順藤摸瓜的糾察到大家頭上,為了不必的節外生枝,錢知峒必須走這一趟。

既要防天眼浩然,又要防著江湖綠林,中黃堂已經抽調不出什麼人力來協助錢知峒了,大災大難之後,也僅有讓錢知峒單獨押鏢的辦法了,其實在最初錢知峒也問過四爺,說為什麼這麼急著要把錢送到陳家老人手裏,為什麼不能等段時間?現在把兒子孫女喪命的噩耗傳入陳家老人耳裏,哪怕是百萬巨款入賬,除非陳家老人都是性涼薄情之人,如若不然,陳家就別想過一個好年了。

四爺卻說,兒孫是江湖人的家庭其實早就有了覺悟,隨時做好了白發送黑發的打算,這類情況四爺沒少見,光是安家費他都送過好幾回,真正扶心痛哭或者臥床不起的逝者家屬還真沒見著,最是泰然的當屬有一次幫派爭奪地盤,折了一名弟兄,四爺去送安家費,去時正趕上那老父親在庭院裏澆花,很是雲淡風輕的說了一句把錢擱在桌上吧,澆完花草後拿了錢就提著菜籃出上菜市去了。

這樣的行為不是什麼性涼薄情,而是有先見之明,懂得這是一條頂著西裝革履千金一擲的風光去冒牢獄地獄風險的路,最難做的其實是江湖人的家屬,過得起富貴日子,就要學會隨時過上貧瘠和老無所依的日子,隻是他們的覺悟有很大的缺陷,這部分缺陷來自於世上門路千千萬,為何自家兒郎不更事偏走江湖路,本不求富貴的家庭,過上幾年豪紳日子以後就要一輩子一貧如洗,自家兒郎與鄰裏兒女同出平凡,人家選擇的路是平平安安哪怕沒有麵子的生活,他們也都結婚生子衣食無憂了,獲得了人生在世的意義,為何自家兒郎偏要去求那沒有意義的富貴?

錢可讓人一葉障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絕非江湖之道。

所以對於江湖人的家屬來說,江湖沒有意義,是的,沒有意義。曾為了意義二字,法王下了貢嘎前往錦官城,他本想救江湖不至淪落為權勢的家奴、富貴的鷹犬,因為那都是沒有意義的求財,但是法王成功了嗎?他雖然身為川中第一,卻沒有打消世人求財貪欲的魔力,因為能夠進江湖的,大都是自身排斥古板教育、近墨者黑、欲壑難填的一幫普通人。

這樣的人從來都隻安逸於酒香美色快意人生當中,少有能靜下心來考慮享受富貴的人生核心究竟是什麼,他們拜關二爺,因為關二爺講義氣,是武聖人,殊不知在南宋之後清朝之前,武聖人從來都不是雲長,而是嶽武穆嶽爺爺,嶽爺爺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在南宋之末,兵家和天下江湖人能同仇敵愾頑抗忽必烈?就是因為當初的江湖人不拜關羽,隻拜嶽飛,他們才有懂得如何去彰顯自身價值的覺悟,那時的江湖人和現如今的江湖人,之間相差的正是意義二字。

錢知峒身為出世之人,受武當山道義熏陶,當然懂得這意義二字的涵義,他知道,當今現實,必須要有權有錢,人家才會聽你的話,哪管你再聰明,你再多才,再有魅力,沒錢,沒權,你就是一坨屎,老天開眼或許會賞賜給你一幫朋友,一個把你當潛力股牢牢攥緊的女人,除此之外,不能再多了。

所以錢知峒忽然很理解紮西強木,這個想從糞坑裏爬出來的人,他的胸隘中,藏著真正江湖人才有的‘意義’。

這一百多萬當中,錢知峒是可以自己抽調一部分出來做路上開銷的,如果省吃儉用的話,興許可以聘請一個刀手幫忙護鏢,走護鏢這一路數的人很講究規矩,護鏢分兩種,一類是護財的保鏢,一類是護人的保鏢,以路程或天數兩類來算錢,如果受聘,肯定會全心全意的護鏢到終點,這是規矩。

錢知峒走過三條街,終於找到一家客棧,投宿後,特意把全身上下摸索了一遍,在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以後這才上床,期間他還專門留意了有沒有狗叫,怕那客棧老丈給自己身上塗了什麼氣味,然後用狗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在一切都沒有問題後,淩晨三點過,他終於閉眼入睡。

淩晨四點,錢知峒被門外的動靜吵醒,似乎有人在這個時候進入客棧投宿。

“老板,有上房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