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棄神嶺劉當意躊躇(2 / 2)

薑妃說:“有師聊敘相助,西京還算安寧。但是公子暗中資助那些反對大王的人。師大人雖然派人去逮捕他們,但是都被公子阻攔了,甚至幫助他們逃走。”

劉當不悅的說:“逆子,居然敢資助反賊?”

薑妃說:“公子一向與那些書生私交很好,而這些書生中也有人與軍中的人有些交情。如果他們做什麼對大王不利的事,連趙將軍和師大人也無可奈何啊。何況他們已經集結勢力了,一旦他們得手,公子就是不想登位也難了。不可不防啊。”

劉當緊緊的閉住雙眼,薑妃看出劉當心裏不爽快,便不敢再多話。草草的問安告辭了。留下劉當一個人在大殿裏,嘀咕著:“廢?不廢?”

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頭緒,劉當隻覺得自己的頭顱嗡嗡作響,走到門外滴雨簷下,望著天空,“真是內外都不寧啊。西北八百裏的邊防就讓我焦頭爛額,梁皓在北疆兩千裏的邊防是如何做到的。”

話說梁皓一隻在訪求一個人,就是紀參。紀參在北疆的學子中也是頗有些名望的人,從十幾歲時開始就是個小有名氣的後生,如今已經而立之年,學問和才略更是出色,在北疆是響當當的大家。但是他卻很少在一個地方居住很久,經常在各地遊曆,所以梁皓在北疆找了他許久也沒有見到他。但是梁皓依然不肯放棄。

但是這一次的尋訪同樣以毫無收獲而告終。梁皓在黨陽城外的驛站裏望著遠方黨陽的城樓,十幾個護衛或近或遠,正在消受驛站裏的酒肉。

在梁皓身後有一個背著鬥笠,衣衫髒亂,但是眉宇之間抖著書卷氣的年輕人,正看著梁皓,他對梁皓說:“老人家,這裏坐吧。”梁皓看看他,走到他身邊坐下了。“小夥子,你倒是挺有心啊。”

年輕人卻壓低嗓音,“明公找了我這麼久,就是為了這句話?”

梁皓的銀白的眉毛胡子頓時飛揚起來,但又鎮靜下來,“先生何時找到老夫的?”紀參笑了,“三個月前。我一早就知道朔王在找在下。”梁皓苦笑道:“先生可是苦死老夫了,老夫這把年紀跋山涉水,實在不易啊。”

紀參點頭,“確實,在下也是甚為感動。本來半年前在下就已經有意現身,與您相見。但是時勢動蕩,加上在下對您的意圖不得不懷疑,所以一隻在暗中行動,一邊躲避,一邊跟著您。現在局勢緩和,在下也感動的無以複加,所以就現身了。”

梁皓笑道:“先生果然是高士啊。”

紀參卻自嘲:“哪裏是什麼高士。治國,我不如婁明,用兵我不如石貝,其他如王憲,袁玄,李伯升等人都是當世人才。我不過如此而已。再說,我始終是不願入官場的。”梁皓問:“那為什麼先生最終還是選擇了老夫,而不是其他諸侯呢?”紀參說:“因為您身邊沒有治國統軍的人才,隻是其一;其二,您不僅是在物色處置軍國大政的人才,也是在物色托孤重臣。”

梁皓頓時愣住了。

紀參接著說:“主公的公子尚且年輕氣盛,而主公卻是垂垂老矣。不出數年必然離去,那個時候雖然有長孫、令狐兩位將軍在,但是沒有可以托孤的文臣,一定或有小人乘虛而入,主公幾代人建立的家業也就完了。不知在下說的對不對。”

梁皓激動的抓住紀參的手,“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你就是我的薑太公啊!”紀參連忙在梁皓麵前跪下,行君臣大禮。梁皓攜紀參一同進入黨陽城。並在回到自己的幕府之後,立刻讓梁元拜紀參為亞父,加封為丞相,處置所有政務和軍務。

巨鼎三年八月十五,正式登台拜相。八月十六這天君臣一同商議軍務,梁皓問紀參:“我們北有柔靈,南靠中原,有千裏邊防要把守,又是腹背受敵,應該如何用兵呢?”

紀參說:“回稟主公,關鍵在時機。時機正確卻可以避免兩麵用兵,現在正是秋季,草原上人馬肥壯的時候,尤其是狥狳,正是四出征戰的時候,所以柔靈的騎兵已經開始向西調遣。這也是我們向中原用兵是時機。”

紀參輕咳了幾聲,接著說:“先前李從已經兩次兵敗,士氣和糧草軍械尚未恢複。而剛剛接到的消息稱,劉當放棄大神嶺,而張專依舊沉迷享受,正是我們與李從開戰的大好良機。此次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並吞中原,而是試探李從的實力,如果他實力不濟,我們一定可以長驅直入,如果他氣數未盡,一定會陷入僵局。日後我們再進兵中原就有了依據。所以,無論糧草是否充足,都要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此戰,以防備柔靈劫掠邊境。”

梁皓,令狐武功,長孫文樂,都十分讚同,隻有梁元一個似懂非懂的看著他們。梁皓下令:“傳我軍令,大軍火速開拔,以令狐將軍為先鋒,梁元為側翼,本王與丞相統帥中軍,長孫將軍留守,蕭正靈協理政務。定於五日之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