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並陽城嚴寶又造反(2 / 2)

第二天李從下令列陣攻城,嚴寶則下了死命令,拚死抵抗,足足抵抗了三天,也不見有人起事,城裏的糧食都用光了,嚴寶無能為力隻能連夜逃出城去,回到江南繼續頑抗。李從進城之後嚴懲了未能逃走的,跟隨嚴寶的人,隨後繼續追擊。但是因為天寒地凍,李從的糧餉供應不上,也暫時作罷,都等著來年開春繼續南下。

隻鬧了十幾天,嚴寶就被趕了出去。

眼看著南江水,李從坐在馬背上,望著江麵上氤氳的水汽,濕冷的令身上的甲胄也難以忍受。李從說:“為什麼天下人如此的難以管製,更有著趕不盡殺不絕的,令朕日夜不得安寧。究竟何時才是個頭啊。”

“陛下——”

一匹快馬絕塵而來,帶來了一份中都的奏報,張專意圖謀反,已經在招兵買馬,擴軍建營,請他親自裁定。

李從煩躁的將奏報丟在地上,“豈有此理。南方還沒結束,北方又出事了。”李從抓耳撓腮的想了好久,才說:“傳朕旨意,將易郡所轄的一個縣分給石珍,令其對張專用兵,他能打下多少土地,就封給他多少土地。”

“陛下……”姚直說:“陛下,石珍的軍力已經比當初提高了不知多少,如果他真的打下了北郡和北關郡,他將成為一方大諸侯,更加不把陛下放在眼裏了。”

李從說:“不會的。張專有三萬鐵甲軍,即使真的沉迷於酒色,也不會輕易敗亡,又是在隆冬時節,地利對張專有利,石珍不會冒險用兵的。我們這裏隻要迅速用兵,滅掉嚴寶,等我們回中原時,他們要麼沒打起來,要麼已經兩敗俱傷了。傳旨吧。”

姚直:“陛下打算在糧草不濟的情況下渡江追敵?”

李從說:“婁明在江南有軍糧,命他運糧即可。穆英,段衝,魏浪繼續剿除賊寇,不必來支援朕。立刻搜集船隻,準備渡江。”

連夜逃過南江的嚴寶派人點兵,發現隻剩下了五百多人,嚴寶又問李從的情況,探子哭著說李從正在搜集船隻,準備渡江,穆英的兵馬就在滄海郡,可以朝發夕至,他們已經被陷入合圍了。嚴寶仰天長歎,“早知如此,我父子何必投身於此。連這最後一搏也功虧一簣,倒不如自己解決了。”說完拔劍自刎,嚴寶死了,這五百多人也立刻作鳥獸散。嚴寶的屍體在雪地裏躺了三天,才被獵戶發現,草草埋葬了。

而這時假衛太子在西京民巷裏接到了嚴寶的求援,見時機已經成熟,立刻派出所有的親信去各郡,將動員起來的人馬組織起來,準備起事。而他自己則在西京準備起兵。

巨鼎四年正月剛過,西京城裏的亂軍突然作亂,攻擊府衙,圍攻皇宮。同時二月初三,許多個郡也都爆發了暴亂,遍布京北郡、西郡、瑩水郡、衛縣、燁縣、丘縣、易郡、澄郡、海州郡、秀郡、江郡、橫郡、江川郡、滄海郡。一共十一個郡,三個特設縣,亂軍共有三四十萬。

剛剛準備啟程的李從在江邊得知這個消息後氣的一怒之下下令鎮壓,自己也率軍直奔江川郡,一頭插進亂軍控製的地盤,看見的是舉著耙子,草叉,扁擔,穿著布衣的“百姓”,但李從還是率軍將他們打的潰不成軍,投降了一大半,一眼望過去有大約一兩萬人,將剩下的投降的人都交給地方官吏。這樣,李從隻用了三天平定了江川郡,隨後馬不停蹄的又向滄海郡殺去,而這是穆英正在那裏與亂軍作戰。

正巧李從大軍的前鋒發現穆英正率領一對治軍與亂軍交戰,李從立刻命令發起攻擊,當李從率軍趕到的時候,又看見的是舉著耙子,草叉,扁擔,穿著布衣的“百姓”,李從的心裏頓時涼了半截,但是戰場上哪裏容得下他們的猶豫,李從穩了穩心神,下令進攻,在他和穆英的夾擊之下,這些布衣“反賊”被絞殺殆盡,又是大半投降,足足有兩三萬人之多,李從不厭其煩的吩咐地方官將他們帶走,他多一眼也不想見到他們。然後就召見了穆英。

李從問:“這麼多的叛軍,是什麼時候組織起來的,為什麼一直沒有半點報告?”

穆英回複道:“回稟陛下,末將也是最近一個月內才得知的,由於始終對他們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隻是上報婁明丞相而已。誰知他們居然有如此的規模,是末將疏忽,請陛下治罪。”

李從閉目沉吟片刻後說:“這也不是你們的罪過,沒有弄清楚就上報反而會打草驚蛇。既然他們都是些烏合之眾,也就不必擔心了,隻是盡力剿除就是了。朕會馬上啟程回中都,你們要繼續在江南穩固局勢。”

“末將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