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大虧的李難,再也不敢攻城,一邊加緊圍困,一邊在方圓幾百裏的範圍內,和尚付他們來來往往,彼此拉鋸,最後是徹軍一個沒找到,反而每次從並陽來的運糧隊都被洗劫,一有機會沈單就會從城裏殺出來,軍中糧草不濟,李難是焦頭爛額。以至於每次聽說有人騎著橙色馬尾的馬匹,就下令堅守不出。
為此軍中不少將領都暗地裏恥笑李難,是一個膽小如鼠,懼怕沈單如虎的怯陣將軍。
而李難也知道了,這城外有徹軍,而且他們來去如風,根本就找不到他們的影子,這要他如何應對。隻好放棄攻城,分出半數的兵力布置了大營的身後和側翼,生怕什麼時候有個閃失,被他們殺的片甲不留。
這邊李難的進攻被輕易化解,而那邊石貝也抓住機會,開始準備收複澄城。
為此,徹軍大部都從天刀山上下來,在聯軍陣營的北麵紮營,準備攻城。
李從等人也看出了這一點,為此李從和關休也不知軍力重新進入澄城,準備和石貝一決高下。
袁玄、張靖、姚直、段衝、魏浪、薛觀、馬青風一同請求收回成命,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軍力疲憊,將士們都有病在身,無力再戰。
可是關休卻在李從的耳邊說,“陛下,我們已經被圍在這裏了,四周都是絕路,無路可退,東麵李難有久攻不下,我們根本就沒有出路。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不如決一死戰,不僅可以殺出一條血路,或許還能反敗為勝啊。”
李從聽信了關休的建議,命令三軍務必死戰。袁玄等人歎息不已。既然已經下了聖旨,他們也隻能遵從了。
於是,全軍上下的戰力已經大為削弱的情況下,依舊與徹軍對峙,局勢如此明朗,李從和關休卻還是要用無數人的性命為自己的的功名大業犧牲,實在可歎。
聯軍氣力不足,又多有傷病,糧草不濟,但是在李從的嚴令之下,不得不戰。而徹軍卻兵精糧足,大有勝算,於是全軍上下又有了幾分傲氣。
可是石貝與眾將士圍坐在一起用戰飯時,一句:“諸位忘了此戰剛剛開戰時的敗局?”有這一句話,將士之間的傲氣也平複許多。順順利利的將澄城和城外的聯軍圍了起來,而對此情況聯軍上下卻是殘談觀望。
就在這時,壓糧運草的許尚來到兩軍陣前。交接了糧草之後,許尚一溜小跑到中軍大帳,三跪九叩的拜謝皇恩。李從莫名其妙的看著許尚,“你是許尚?”
許尚感激不已的說:“不想皇上居然還記得末將,真是末將三生有幸啊。皇恩浩蕩啊。”說著又是叩頭不止,鏗鏗作響。李從忍著笑意,說:“卿家如此忠心,真是難得。你日後就專職押運糧草,加封光祿勳。”許尚心裏不悅,心想怎麼才光祿勳這種閑職,但是也不敢發作,還是佯裝感激,拜謝皇恩。
李從看出這個小人是心裏不服,嫌棄官職小。而且當初他就是一個賣主求榮之徒,如果不是為了裝做虛懷若穀,早就一刀殺了。好,李從說:“我看你心中不服啊,也好,朕就封你為蕩寇將軍,為三軍前鋒,我大軍能否衝出重圍,就全靠你了。”
許尚心中震驚,但是也隻能謝恩。
李從撥付的五千人都到了,許尚不想送死,但是又不能抗旨。隻能去送死了,上陣前一天許尚為了壯膽,要喝酒可是沒有酒,隻能派人城裏去搶。搶來了酒,喝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滿臉淚痕的上戰場了。五千將士看他哭過,紛紛嘲笑許尚沒膽。可是也隻好跟著他上戰場。
這許尚率大軍上戰場,哪裏還有什麼戰力,剛剛與林榮列陣對峙,就有人逃脫奔著林榮的陣腳拚命奔逃。軍官開弓射殺逃兵,可是殺了一個,卻又六七又逃。接著就是幾十人,幾百人,最後全軍大亂,一哄而散,許尚在亂軍中準備逃走。
可是林榮一眼就看見了身穿將軍衣甲的許尚,一箭命中許尚的坐騎,許尚栽倒在地,被逃命和投奔徹軍的將士踩踏。等林榮找到他時,許尚已經奄奄一息。林榮還是將他帶了回去。可是因為重傷不治,於巨鼎六年八月三十重傷身亡了。
石貝看著許尚的屍體,在軍中為敵軍將領舉喪,軍中還要懸掛白旗,而在帳外,還為投誠未來的聯軍將士準備了許多飯食,還有酒肉。石珍對石貝說:“我要回中都了,這裏已經不許我坐鎮了。但是你要千萬記得,嶄兒。”石貝點頭,“知道。”石珍欣慰的拍石貝的背,“當初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更是為了你我,乃至子孫萬代,都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