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石嶄劫持之後,又派人將石嶄送往石貝的軍營。石貝送走了關休的人之後,在自己的軍中款待了石嶄,看著已經骨瘦如柴的孩子,單薄的衣衫已經餿臭不堪,在木盆裏沐浴之後換上幹淨厚實的衣物,來到中軍大帳,石貝已經吩咐準備了飯食,石嶄狼吞虎咽的吞咽著很簡單的食物,石貝和軍中的將領和文吏不禁潸然淚下。
在軍中小住三日之後,石嶄的身體有所恢複之後,石貝又派人將石嶄送往中都。
護送小隊剛剛出發,石嶄就向護送自己的校尉說:“校尉大人,我要讀書。可有書籍。”校尉手裏自然沒有書,隻好到附近的村鎮鄉紳處借用,鄉紳得知是石嶄要讀書,興奮的說:“公子孝行人所共知,別說是書籍,就算是老夫家中的女兒,也是願意。”鄉紳不僅將自己家的十幾本古籍奉獻出來,還向鄰居買了十幾本,一並交給校尉。
得到了書籍,石嶄在馬背上津津有味的讀書,一邊讀書一邊趕路。
接到消息的石珍非常興奮,安排中都城所有的富商貴胄,文臣武將,一同出城迎接石嶄。而且還命令翰林院的翰林編寫石嶄的事跡,弘揚忠孝仁義,彪炳君臣大義,讓自己的長子也是他的繼承人成為世人表率,等等等等,為此忙得不亦樂乎。石珍還命人編寫衛朝的史書,追諡衛朝的末代皇帝為衛曆帝,派人專門負責祭祀衛朝的太廟,以便收買前朝遺老遺臣。
也正是因此,當石珍派石柯作為自己的代表,率領群臣在中都城南十裏亭迎接世子時,不僅中都的百姓,還有衛朝的遺臣和世代享受爵位功臣子孫也在人潮之中。
明眼人已經看出,李從已經失去江山,而石珍早晚君臨天下。
石嶄的車隊出現在人群的視線裏,石柯欣慰的對身邊的官員說:“太子安然無恙,我等可以安心高床暖枕了。”
馬車停在亭前,石嶄消弱的身體從車上走下來,走到石柯麵前緩緩鞠躬,石柯笑著攙起石嶄,在群臣的陪伴和百姓的注目下,換乘一輛駟馬車,向皇宮駛去。
在議政殿,石嶄麵見石珍,石珍走下來,仔細端詳兒子的麵孔和身體,不禁流下眼淚,“竟然如此害我孩兒,我與李從絕不罷休。”
隨後,石嶄又去後宮拜見劉氏,母子相擁,泣不成聲,隨行的太監,宮女,和隨從紛紛祝賀王後和世子得以重逢。
這件事也成了中都,乃至於整個中原的百姓都在談論,小小年紀的石嶄是如何前往前線,被抓,又遭遇虐待和迫害,最後被石貝解救出來。而且是越傳越離奇。多年之後更是成為一出戲曲。
在坊間還在添油加醋的編排這件事時,石珍已經在親自謄寫軍令,要石貝務必將李從的治軍斬盡殺絕。
接到軍令的石貝立刻召集將領商議此事,林榮和其他將領均認為現在還不是與聯軍決死一戰的時候,唯有龍大奎一人力爭血戰。
石貝說:“對麵的治軍和西南軍,或許還沒有耗盡最後一絲氣力,我們用三天功夫耗盡他們的一絲氣力。傳我軍令,將全軍的鑼鼓集中給前營,再調撥一批錢款去周圍村鎮城池,購買百姓手裏的樂器,也調撥給前營,從前營中調一千人,專門負責這些東西,他們隻有一個任務,就是每天晚上敲鼓打鑼,攪得他們夜裏睡不著覺。而我們在白晝還要不斷的將各營兵力往返調動,讓他們白天裏也不得安寧,三天之後饑寒交迫,缺少輜重糧餉,又幾天睡不著覺的聯軍,將不攻自破。”
大帳裏的將領們全部異口同聲,“末將謹遵軍令。”
軍令發下,前營裏立刻擺滿了鑼鼓樂器,大大小小,五花八門。這一千人遷往大軍營寨之外,當這天夜裏聯軍的將士們在昏昏欲睡時,驚天動地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將他們全都吵醒了。這一夜,他們誰都沒有辦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