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特殊情況下的一幅打針圖。初看之下,仿佛是個笑話,一個人給另一個人打針,揪起皮來,一針穿透兩層皮,藥全擠到了地上。世上有這麼打針的人麼,太可笑了。然而,再看,你就笑不起來了。打針的人是誰?是王三豐,一個當年的地委副書記,現在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專政對象,沒當過護士,也不是醫生,他哪兒會打針啊!可他不打,誰打?要打針的人也是專政對象,生命如草芥,死生都無人問,看看他瘦得皮包骨的樣,連下針的地方都沒有。這哪兒是治病,分明是在掙命。兩個被冤屈的人,相依為命,彼此扶持著往前走,是個人都會灑一滴同情之淚,誰還能笑話他們不會打針!
漫畫帶的信息還不止這些,要打針的人叫蘇信,一個老右派,他需要每天打針,“專政隊”裏卻沒條件,求王三豐,王三豐不敢紮,但又沒辦法,隻好先在自己身上試,覺有點門道了,才給蘇信紮。這說明在王三豐內心深處,並沒有把老右派當敵人看待,而是當個“人”看待的,他要沒有急人難之心,要沒有內心深處那份兒善良,他會先在自己身上紮著試驗麼!他會因為要把一支針紮進別人的身體緊張得頭上冒汗麼!他後來解放了,官複原職,並沒有因為地位的改變忘了大牆裏的朋友,還積極為右派的平反奔走,當你知道了這些後,還會笑畫中人的笨麼!
樂觀和智慧不可分,無智慧,欲樂觀亦不可得,無智慧還要樂觀,是傻樂,不叫樂觀;樂觀和幽默不可分,幽默是樂觀的表現,樂觀是幽默的根源,不樂觀的人幽默不起來,不幽默的人,不可能有真樂觀。王三豐的幽默來自樂觀,幽默正是他樂觀的表現。
家信
“專政隊”準許送東西了,王三豐老伴兒捎來一籃子水果,有蘋果、梨,中間還有一個紅丟丟的軟柿子。同事見梨,疑惑地說:“胖子,你老伴兒送‘梨’(離)來了,什麼意思?”
王三豐心平氣靜地說:“怎麼光看梨,就不看蘋果和柿子?知道不,我老伴兒姓史(柿),綽號又叫‘板柿子’。這柿子就代表她,梨代表‘離開’,蘋果代表‘平安’,這是她給我的信,意思是:平平安安離開這裏,柿子在家等著呢!”“牛友”們轟然叫好。
把我偷出去吧
一小偷夜裏摸進來,王三豐把一份檢查遞過去:“我隻有一份檢查,要不要?”小偷愣住。王三豐說:“檢查你不要,我就沒別的東西了,要不你把我偷出去吧。”
做了壞事不留名
第二天,王三豐告訴大夥兒:“昨晚來了個小賊,你們都不知道?”眾人說:“不知道啊,哪裏的賊?”王三豐說:“人家風格高,做了壞事不留名,我哪兒知道!”
“望太平”梁上君子駕臨,床下義士盛情,不惱“三隻手”可憎,羨煞來去自由身!